巫山高

十二危峰隐寒雾,旁连三巴下三楚。

断崖青黄耸天壁,秀色苍茫接天路。

鼓瑟玉京嬉帝傍,下镇九渊称帝女。

冥心可见类相求,梦里襄王契神遇。

锵然玉佩似可期,倏尔霓旌去无所。

天风浩荡吹太清,万里凭虚送飞步。

行云行雨终不来,岁月人间几朝暮。

那知一戏疑万古,至今不知高唐处。

仙兮神兮非与是,流传只有兰台赋。

山藏虎兕争怒号,峡束江水翻波涛。

舟楫寄命轻鸿毛,犹起羡慕成讥嘲。

行人所见日卑浅,仰首弥觉巫山高。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十二座险峻山峰隐藏在寒雾中,连接着三巴之地和三楚之地。
陡峭的崖壁青黄相间,直插云天,秀美的景色与苍茫天空相接,仿佛通往天际的道路。
在玉京仙境,仙人奏瑟为帝王娱乐,她下凡成为九渊之主的女神。
冥冥之中,心灵相通,如同襄王梦境中的神遇,期待着神秘的相遇。
清脆的玉佩声似乎预示着奇迹,但霓裳飘忽离去,无处追寻。
天风吹过清空,万里之上,伴随着飘渺的脚步。
云雨虽美,却始终未至,人间岁月匆匆流逝。
谁曾想,一次游戏被传为千古佳话,高唐旧址至今仍令人向往。
神仙之事真假难辨,流传下来的只有《兰台赋》这样的记载。
山中猛兽虎兕怒吼,峡谷约束着江水翻腾起波涛。
人们把生命寄托于轻舟,却只能羡慕,成为他人嘲笑的对象。
行人的视野狭窄,仰望巫山,愈发觉得其高不可攀。

注释

危峰:险峻的山峰。
三巴:古代地区名,泛指今四川、重庆一带。
三楚:古代地区名,指长江中游的楚地。
鼓瑟:弹奏瑟这种弦乐器。
玉京:道教中的仙境。
九渊:深渊,象征神秘的地下世界。
冥心:深沉的心灵,指内心深处的期望。
襄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王。
锵然:形容玉佩碰撞的声音清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超凡脱俗的情怀。诗人通过对巫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神秘境界的追求。

"十二危峰隐寒雾,旁连三巴下三楚。断崖青黄耸天壁,秀色苍茫接天路。" 这几句通过对巫山险峻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眼中巫山的宏伟与神秘。十二峰隐于寒雾之中,与三巴相连,下临三楚,这种地理位置上的独特性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息。断崖耸立如同天壁,秀色苍茫接通天路,让人不禁想象这是通向仙界的道路。

"鼓瑟玉京嬉帝傍,下镇九渊称帝女。冥心可见类相求,梦里襄王契神遇。" 这几句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想象,诗人通过鼓瑟、玉京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帝王嬉戏的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和追求。

"锵然玉佩似可期,倏尔霓旌去无所。天风浩荡吹太清,万里凭虚送飞步。行云行雨终不来,岁月人间几朝暮。" 这些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悲凉。玉佩和霓旌都是仙境中的物品,但它们都已远去,不复存在。天风浩荡,却只能吹拂太清之境,而非现实可及。岁月匆匆,人间的朝暮更替,让诗人感慨。

"那知一戏疑万古,至今不知高唐处。仙兮神兮非与是,流传只有兰台赋。山藏虎兕争怒号,峡束江水翻波涛。舟楫寄命轻鸿毛,犹起羡慕成讥嘲。行人所见日卑浅,仰首弥觉巫山高。" 最后几句是对历史传说的一种怀疑和追问,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古代仙人故事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巫山在诗人心中的高大与神秘。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探险,诗人通过对巫山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自然、超凡脱俗境界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

手拗杨柳赠行人,情条恨叶江南春。

朦胧疏烟湿芳草,摇落微风生白蘋。

长亭短亭销离魂,古情不尽今情新。

一声骊歌几声哭,行人去后春江绿。

歌哭相杂江水头,相看不发情何属。

江河到海有穷日,轮蹄行路无已时。

路傍杨柳折已尽,东风再换明年枝。

形式: 古风

杏花(其二)

醉里馀香梦里云,又随风雨去纷纷。

人间春色都多少,莫扫残英枉断魂。

形式: 七言绝句

系舟馀杭门访西湖金轮寺参上人

北郭望西湖,微径几寻尺。

澹与人意长,云寒正无色。

深寻幽禅居,步转苍山侧。

落叶不可纪,遮尽山下石。

师方无定居,我亦何所适。

四海漭无归,老矣山中客。

百年熟机缘,还此共禅寂。

语罢今古分,坐上有陈迹。

一笑视此生,何事非戏剧。

开门纳遥峰,暮雨一江白。

兹游非世逢,归路晚萧瑟。

积阴迷晓昏,钟声报将夕。

形式: 古风

和江子我见送诗

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

白云认乡树,永念随父兄。

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行。

聊将郑卫耳,一听新蝉鸣。

空怀烟霞想,下及飞鸿征。

多公久要谊,献纻复班荆。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

相期脱羁网,岂肯缚簪婴。

此生才一戏,万物何营营。

我行别良友,执袂中心怦。

公来贻新诗,折柳何多情。

他时簪还盍,莫忘岁寒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