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舟馀杭门访西湖金轮寺参上人

北郭望西湖,微径几寻尺。

澹与人意长,云寒正无色。

深寻幽禅居,步转苍山侧。

落叶不可纪,遮尽山下石。

师方无定居,我亦何所适。

四海漭无归,老矣山中客。

百年熟机缘,还此共禅寂。

语罢今古分,坐上有陈迹。

一笑视此生,何事非戏剧。

开门纳遥峰,暮雨一江白。

兹游非世逢,归路晚萧瑟。

积阴迷晓昏,钟声报将夕。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北城眺望西湖,小径曲折寻找丈量。
湖水清淡如人意深远,云彩寒冷而无色彩。
深入探寻幽静的禅房,脚步转向青翠的山腰。
落叶堆积难以计数,遮盖了山下的石头。
师者行踪不定,我也何处安身?
四海茫茫无处归宿,我已是山中的老客。
百年缘分已熟,就在此共度禅定时光。
言谈过后,古今之事分明,座位上留下痕迹。
一笑看待此生,世间何事不是一场戏。
打开门迎接远方的山峰,傍晚的雨打湿了一江白浪。
这次游历非寻常际遇,归途已在傍晚显得凄凉。
阴霾笼罩晨昏难辨,钟声宣告夜晚将至。

注释

北郭:城市北郊。
微径:小路。
寻尺:寻找计量长度。
澹:清淡,平静。
幽禅居:隐秘的禅房。
苍山:青山。
落叶不可纪:落叶堆积,无法计算。
师方:指僧侣。
归路:回家的路。
晓昏:早晨和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于西湖美景的感怀和心境。开篇“北郭望西湖,微径几寻尺”表达了诗人站在城市边缘眺望西湖的场景,通过“微径几寻尺”来形容路途的狭窄与幽深,已隐含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心境。

接下来,“澹与人意长,云寒正无色”展示了诗人对于西湖之美的独特感受。这里的“澹”指的是水面的平静,而“澹与人意长”则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共鸣。紧接着,“云寒正无色”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云雾不染尘埃,呈现出一种高洁与淡泊。

“深寻幽禅居,步转苍山侧”则是诗人在寻找那份心灵的宁静和安顿,通过行走于苍茫的山野边缘来表达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这里的“幽禅居”暗示了隐逸生活,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

“落叶不可纪,遮尽山下石”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落叶铺满地面,难以计数,更遮盖了山下的岩石,这些都是时间留给自然界的印记。

“师方无定居,我亦何所适”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生涯方向的迷茫和困惑。在这里,“师”可能指的是精神上的引导者,而“我亦何所适”则表现出诗人的自我寻觅和困惑。

“四海漭无归,老矣山中客”是对自己流浪生涯的一种感慨。诗人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漂泊无定,不知道何时能有一个归宿,“老矣山中客”则更添了一份沧桑与孤独。

“百年熟机缘,还此共禅寂”表达了对命运轮回的感慨,以及对禅学悟性的追求。在这句话里,“百年熟机缘”指的是世事纠缠、因缘际会,而“还此共禅寂”则是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

“语罢今古分,坐上有陈迹”则是在时间流转中对往昔的回忆和反思。诗人的话语似乎划分了过去与现在,而“坐上有陈迹”则是现实生活中的留痕,可能象征着过往的记忆。

“一笑视此生,何事非戏剧”表现出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的一种超然和豁达。面对生命中的种种遭遇,诗人选择了一种释然的态度,将一切看作是戏剧一般,这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命运的宿命观。

“开门纳遥峰,暮雨一江白”则是在描绘一种境界。诗人打开心扉接纳远方的山峰,而外面的世界却在暮色中被细雨洗涤,一切变得朦胧而纯净。

最后,“兹游非世逢,归路晚萧瑟”表达了诗人的此次游历并非寻常之遇,而回归之路则充满了落寞和孤独的气息。这里的“兹游”强调了一种非凡的经历。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以及对于生命、时间和自我定位的一系列思考。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礼。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江子我见送诗

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

白云认乡树,永念随父兄。

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行。

聊将郑卫耳,一听新蝉鸣。

空怀烟霞想,下及飞鸿征。

多公久要谊,献纻复班荆。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

相期脱羁网,岂肯缚簪婴。

此生才一戏,万物何营营。

我行别良友,执袂中心怦。

公来贻新诗,折柳何多情。

他时簪还盍,莫忘岁寒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妾薄命(其二)

少年轻远行,易发同尔汝。

红颜望中老,离恨尚如许。

妾身异金石,更涉几寒暑。

长天谁云广,不见收堕雨。

愁来津头望,信绝不得渡。

邻妇念幽独,艇子隔溪语。

落日下空江,脩烟淡晴渚。

流恨满春风,西飞数归羽。

形式: 乐府曲辞

妾薄命(其一)

寒闺有静女,十载念远征。

命似绛绡薄,身同朝露轻。

存心合欢绮,待得机杼成。

从来君独赏,讵可卖都城。

凭梦欲寄远,旧路春草生。

独夜理瑶琴,泪烛剪不明。

待谁相应节,要自不胜情。

会有不眠者,听此断肠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

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

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

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

汉宫婕妤体自香,月里飞仙长玉洁。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

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

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

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

明朝诗逐暮潮还,馀意凭师笔端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