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十咏(其六)陆瑁养鱼池

代异人亡久,滮池即旧居。

未移当日地,无复故时鱼。

蒲藻依稀在,风波浩荡馀。

水滨如可问,一为访庭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时代变迁,故居已非昔人
池塘依旧,但鱼儿不再
菖蒲水藻隐约可见,水面波涛依旧浩渺
若能询问水边,定当探访旧居

注释

代:时代。
异:不同。
人亡:人已逝去。
久:长久。
滮池:池塘名。
即:就是。
旧居:过去的住所。
未移:位置未变。
当日地:昔日之地。
无复:不再有。
故时鱼:往日的鱼类。
蒲藻:水生植物,菖蒲和藻类。
依稀:模糊不清。
风波:水面上的波浪。
浩荡:广阔无垠。
水滨:水边。
可问:可以询问。
一为:如果可能。
访庭除:拜访庭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询的《华亭十咏》系列中的第六首,题为“陆瑁养鱼池”。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代异人亡久”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已经过去了很久;“滮池即旧居”点出养鱼池曾是某人的居所,如今却成为遗迹。接下来两句“未移当日地,无复故时鱼”,进一步强调池塘虽然位置未变,但昔日的鱼儿已不再,流露出物换星移的寂寥。

“蒲藻依稀在”描绘了池边的蒲草和藻类还隐约可见,它们见证了岁月的痕迹;“风波浩荡馀”则以自然景象暗示世事的动荡,池水依旧波涛汹涌,人事却已大不同。最后两句“水滨如可问,一为访庭除”,诗人若有所思,似乎在想象如果可以,他愿意去水边探寻,寻找那些可能留存的记忆,或者向庭除(庭院)的人们询问过去的点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养鱼池的今昔对比,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7)

唐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亭十咏(其一)顾亭林

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

旧里风烟变,荒原草树疏。

湖波空上下,里闬已丘墟。

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华亭十咏(其二)寒穴

绝顶干云峻,寒泉与穴平。

还同帝台味,不学陇头声。

夜雨遥源涨,秋风颢气清。

谁云蔗浆美,才可析朝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五峰谏长老

禅客居山患不深,五峰幽绝杳难寻。

门前流水朝还暮,堂下閒云古复今。

月色有时依宴坐,秋声随处伴讴吟。

期师便作终焉计,忍负平生物外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游五泄山(其一)

寻彻灵潭第五源,旋攀萝茑至山巅。

寒声昔谓来天外,巨壑今知在目前。

峭壁无时长蔽日,重岩不雨亦生烟。

临观已觉尘心尽,更欲凌云访列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