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类半已动,此心宁自安。
月沈平野尽,星隐曙空残。
马渡横流广,人行湛露寒。
还思犹梦者,不信早行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景象。"万类半已动,此心宁自安"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渐渐苏醒之时,内心却保持着一份宁静与自信。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月沈平野尽,星隐曙空残"则是对晨景的描写。这里的“月沉”和“星隐”,展现了夜色渐退、天边泛白的瞬间美丽景象。诗人捕捉到了黎明前最柔和的光线变化。
"马渡横流广,人行湛露寒"进一步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情形。"马渡"指的是马匹通过水面,而"人行湛露寒"则透露出早晨的寒意以及路人的艰难。
最后两句"还思犹梦者,不信早行难"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仍沉浸在梦中、不相信清晨出行之苦的人的理解与同情。这里通过“犹梦”和“不信”,暗示了一种生活节奏的不同和对待生活态度的差异。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描绘了自然景物,也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展示了早晨出行的艰辛与自然界的美丽,以及诗人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感悟。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柳新春水湄,春岸草离离。
祖席觞云尽,离人泪各垂。
业文传不朽,作尉岂多时。
公退琴堂上,风吹斑竹枝。
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
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誇。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
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
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
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
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
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