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戎程有攸往,诏饯无淹泊。

昭晰动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兹念,克终期所托。

行矣当自强,春耕庶秋获。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每三年一次述职考核,万国臣民聚集黄河、洛水之畔。
我竭尽全力展现政绩,皇恩浩荡,奖赏广泛而丰厚。
天子垂衣而治,天下太平,如同改换琴瑟,和谐共鸣。
踏上归途手持竹符,分道扬镳,犹如高举木铎,传播教化之声。
军旅行程各有方向,皇上下诏欢送,无丝毫延误。
朝廷举措震撼天象,深深关切民间疾苦。
长久以来寄予厚望,期望能始终如一,不负所托。
出发吧,当自强不息,如同春耕期待秋日丰收。

注释

三年:每三年一次。
上计:古代官员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考核政绩的制度。
万国:泛指众多诸侯国或地方势力,此处指全国范围内的臣民。
趋:奔赴,聚集。
河洛:黄河与洛水,代指洛阳一带,古时多为都城所在。
课最:考核中被评为最优等级。
力已陈:竭尽全力展示政绩。
赏延:皇恩延及。
恩复博:奖赏广泛且丰厚。
垂衣:形容帝王无为而治,如垂衣拱手般轻松治理国家。
深共理:深入共同治理,即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改瑟其咸若:引自《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改瑟而弦,何憾何怨?',此处比喻社会和谐如琴瑟调和。
首路:踏上归途。
回竹符:手持竹制的符节,古代官员出行或调动时的凭证。
分镳:分道而行。
扬木铎:高举木铎,木铎是古代宣布政令或教化的器具,此处象征传播教化之声。
戎程:军旅行程。
有攸往:有所前往,指各自奔赴目的地。
诏饯:皇帝下诏设宴欢送。
淹泊:停留过久,延误。
昭晰:清晰显著。
动天文:使天象产生变化,形容朝廷举措影响深远。
殷勤:深切关注,挂念。
人瘼:人民的疾苦。
持久:长久以来。
望兹念:寄予这种期望。
克终:能够坚持到底。
期所托:期望能不负所托,完成使命。
行矣:出发吧。
当自强:应当自强不息。
春耕:春天耕种,比喻开始努力。
庶秋获:希望能在秋天收获,比喻期待最终的成功或成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官场之作,表达了对皇上的忠诚和执行任务时的勤勉态度。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开篇便描绘出一个繁忙的考核场景,每三年一次的朝廷考核,使得各地官员纷纷前往都城汇报工作。

"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尽力完成任务,并希望得到皇上的奖赏和恩惠。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这两句用典故表明诗人在处理政务时的细致入微和公正无私。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描写了官员们执行任务时的辛勤和认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戎程有攸往,诏饯无淹泊。"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皇帝命令的迅速响应和不遗余力地执行。

"昭晰动天文,殷勤在人瘼。" 显示了诗人对皇上旨意的理解和传达,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怀。

"持久望兹念,克终期所托。" 诗人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对皇上的忠诚和对所承诺之事的坚守。

"行矣当自强,春耕庶秋获。" 结尾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自我加强,就如同农夫春种秋收一样,通过不懈怠的劳作获得成果。

整首诗语言庄重,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忠君思想和为官之道,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修养和才华。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巅。

云雷初缔构,日月今悠然。

紫气尚蓊郁,玄元如在焉。

迨兹事追远,轮奂复增鲜。

洞府香林处,斋坛清汉边。

吾君乃尊祖,夙驾此留连。

乐动人神会,钟成律度圆。

笙歌下鸾鹤,芝朮萃灵仙。

曾是福黎庶,岂唯味虚玄。

赓歌徒有作,微薄谢昭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奉和圣制温泉歌

有时神物待圣人,去后汤还冷,来时树亦春。

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

温谷葱葱佳气色,离宫奕奕叶光辉。

临渭川,近天邑。

浴日温泉复在兹,群仙洞府那相及。

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

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

形式: 古风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

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

得人此为盛,咨岳今复存。

降鉴引君道,殷勤启政门。

容光无不照,有象必为言。

成宪知所奉,致理归其根。

肃肃禀玄猷,煌煌戒朱轩。

岂徒任遇重,兼尔宴锡繁。

载闻励臣节,持答明主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奉和圣制瑞雪篇

万年春,三朝日,上御明台旅庭实。

初瑞雪兮霏微,俄同云兮蒙密。

此时骚切阴风生,先过金殿有馀清。

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嫭。

皓皓楼前月初白,纷纷陌上尘皆素。

昨讶骄阳积数旬,始知和气待迎新。

匪惟在人利,曾是扶天意。

天意岂云遥,雪下不崇朝。

皇情玩无斁,雪委方盈尺。

草树纷早荣,京坻宛先积。

君恩诚谓何,岁稔复人和。

预数斯箱庆,应如此雪多。

朝冕旒兮载悦,想籉笠兮农节。

倚瑶琴兮或歌,续薰风兮瑞雪。

福浸昌,应尤盛,瑞雪年年常感圣。

愿以柏梁作,长为柳花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