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十首(其三)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霰]韵

翻译

步入林外,停下马车欣然参加武官们的宴席。
雕饰的弓映射着明亮的月光,骏马疾驰如同闪电一般。
箭未离弦已惊落空中的大雁,急促的箭声令猿猴悲啼。
观赏这一切确实是美好的体验,在这里我忘却了所有的疲倦。

注释

移步:移动脚步,行走。
词林:指文人聚集的地方,这里比喻为离开文雅的环境。
停舆:停止车驾,下车。
武宴:武官们举行的宴会。
雕弓:雕刻装饰的弓,常用来形容精美的武器。
写明月:弓的光辉与明月相辉映,有如在书写明月之美。
骏马:健壮的好马。
流电:流动的闪电,形容马跑得极快。
惊雁:受惊的大雁。
落虚弦:箭未发而雁已惊落,形容箭术高超。
啼猿:哭泣的猿猴。
急箭:快速飞出的箭矢。
阅赏:观赏,欣赏。
诚多美:确实非常美丽。
于兹:在这里。
忘倦:忘记疲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军事力量的赞美。开篇“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表明诗人从文雅的书林中走出,来到了一场盛大的武装宴会现场。这里的“词林”暗示文化和学问,而“武宴”则代表了军事力量和强大。

接着,“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将雕刻精美的弓比作能够勾勒出皎洁明亮的月亮,将英俊迅猛的马比作快速如同闪电一般。这里通过对弓和马的描绘,突出了军队装备和士兵训练的完善与强悍。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则是说到天上的大雁被虚空中的弓声惊吓而下落,而林中的小猿对于急遽射来的箭矢感到悲伤。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调了军事力量的震慑效果。

最后,“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表达了诗人在观看这场宴会和武装展示时,对所见之景赞不绝口,感到无比的美好,以至于完全忘记了疲劳。这里强调了诗人对于这一盛况的欣赏和赞美,以及这种体验带来的极大满足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装宴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军事力量的尊崇,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帝京篇十首(其四)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屑]韵

帝京篇十首(其五)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

万里赏瑶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帝京篇十首(其六)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语]韵

帝京篇十首(其七)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