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
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
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佛寺中的井水,通过对井水深邃、古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 表示井水之深,如同百尺之高,而挖掘此井的工夫绝非短暂可及,体现了古人勤劳与智慧。
"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早晨时分,寺中的僧侣开始打水,这种平和的生活没有新的烦扰,只有自然界中本就存在的小生物,如同无需多虑。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 井水藏于深山之下,其清澈如同大自然中的空旷角落,与周遭环境浑然一体。
"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诗人感叹这处所在宛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井水与山中其他清泉一起,共同见证着干涸与充盈的自然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井水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境。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
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
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
禅庭高鸟道,回望极川原。
樵径连峰顶,石泉通竹根。
木深犹积雪,山浅未闻猿。
欲别尘中苦,愿师贻一言。
青枫何不种,林在洞庭村。
应为三湘远,难移万里根。
斗牛初过伏,菡萏欲香门。
旧即湖山隐,新庐葺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