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枫何不种,林在洞庭村。
应为三湘远,难移万里根。
斗牛初过伏,菡萏欲香门。
旧即湖山隐,新庐葺此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一种生活状态的选择。开篇“青枫何不种,林在洞庭村”两句,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青枫树种植地点的思考,点出了林木生长的场所是在洞庭湖畔的村庄。这不仅描绘了一副美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应为三湘远,难移万里根”两句,强调了树木的根系深厚,不易迁移。这里的“三湘”通常指的是湘江、资水、沅江,它们都流经洞庭湖地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稳定的生活环境的渴望和对远离故土的不舍。
“斗牛初过伏,菡萏欲香门”两句,则描写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斗牛”指的是耕田用的牛,只有在春季土地解冻之后,农事开始时才会使用。这里的“初过伏”意味着春耕即将开始,而“菡萏欲香门”则预示着夏日瓜果的丰收和花朵即将开放的美好景象。
最后,“旧即湖山隐,新庐葺此原”两句,表明了诗人对新的居所的选择和满意。这里的“旧即湖山隐”可能指的是过去在湖山间的隐居生活,而“新庐葺此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有新居所在地理环境的认可和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自然美景以及稳定生活环境的深切向往,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情感态度。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一夕曾留宿,终南摇落时。
孤灯冈舍掩,残磬雪风吹。
树老因寒折,泉深出井迟。
疏慵岂有事,多失上方期。
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
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
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
江上修持积岁年,滩声未拟住潺湲。
誓从五十身披衲,便向三千界坐禅。
月峡青城那有滞,天台庐岳岂无缘。
昨宵忽梦游沧海,万里波涛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