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坚以去岁九月至鄂登南楼叹其制作之美成长句久欲寄远因循至今书呈公悦

江东湖北行画图,鄂州南楼天下无。

高明广深势抱合,表里江山来画阁。

雪筵披襟夏簟寒,胸吞云梦何足言。

庾公风流冷似铁,谁其继之方公悦。

形式: 古风

翻译

从江东湖北行走过的地方被绘成画图,鄂州南楼独一无二世间无双。
高大的楼阁与广阔的江河山川相拥,内外景色在画阁中展现。
夏日里,即使铺开凉席,寒意依然,胸怀壮志如云梦般辽阔,这又怎能用言语形容。
庾公的风雅如同铁一般冷峻,谁能继承他的风采,让方公也感到喜悦?

注释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
鄂州:古代地名,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
南楼:指鄂州的著名建筑。
抱合:相拥、环绕。
画阁:绘有山水的楼阁。
雪筵:比喻清凉的环境。
夏簟:夏天用的竹席。
云梦:古代湖泊名,泛指广阔之地。
庾公:庾亮,东晋名士。
方公:指方岳,南宋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庭坚在宋代鄂州(今湖北武汉)登上南楼的所见所感。他赞赏南楼壮丽的景色,认为其在江东湖北地区独一无二,楼阁与江山相映成趣,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感慨于夏日南楼的清凉,云梦泽的壮美在他心中显得微不足道。他提及庾公的风流逸致虽冷峻如铁,但无人能及方公(指方岳)的雅兴和欣赏。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艺术造诣的推崇,同时也流露出对后继者的期待。黄庭坚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他对鄂州南楼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六)

曩窥涉世方,白驹且场谷。

平生漫岁晚,志尚向山木。

返身观小丑,真成覆车犊。

否臧太磊磊,从此更三复。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五)

江都克家才,万卷书插架。

愿言渠出仕,从舅问耕稼。

谁云濒老境,此子即长夜。

归欤淼前期,莳橘锄甘蔗。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十)

亲依为日浅,爱不舍我眠。

教我如牧羊,更著后者鞭。

得邑迩梅岭,开花向春妍。

碌碌幸苟免,称觞大人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八)

阿髯学升堂,干母思靡悔。

文成艺桃李,不言行道兑。

阿苏妙言语,机警欲无对。

子姓何预人,兰玉要可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