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僧院庭竹

岑寂宝坊清夜月,几移疏影上跏趺。

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寂静的宝坊中,夜晚的月光清亮照耀。
稀疏的树影在禅定的姿势上移动。

注释

岑寂: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宝坊:佛教寺庙或修行场所。
清夜月:明亮的夜晚月亮。
移:移动。
疏影:稀疏的树影。
跏趺:佛教坐禅的一种姿势,双足交叉放在腿上。
更怜:更加喜爱。
斋罢:斋戒完毕,通常指僧侣用完餐后。
闲看处:悠闲观看的地方。
一日:一天。
不可无:不可或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僧院夜景,月光洒在寂静的宝坊中,稀疏的竹影在禅定者的跏趺坐姿上轻轻摇曳。诗人特别赞赏僧人在斋戒结束后,悠闲地欣赏这番景象,认为这样的片刻宁静与美景对于一天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整首诗流露出对禅意生活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寄薛学士

飞徵偶未下天衢,古郡宽闲且寄居。

曾许布衣通一刺,每留蔬食看群书。

高斋已想闲丹灶,清梦谁同话直庐。

江外敢知无别计,只携琴鹤听新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舒城僧舍呈赠李仲宣文学

竹深淮寺雪萧骚,一壁寒灯伴寂寥。

瘦尽骨毛终騕袅,蚀来锋刃转豪曹。

宦情冷落诗中见,谈态轩昂酒后高。

莫为无辜惜才术,圣明求治正焦劳。

形式: 七言律诗

赠金陵明上人

高社似东林,修行岁月深。

讲多删旧抄,斋早唤幽禽。

上国名流重,诸方学者寻。

长因对清话,山阁转松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