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六月二十一日予应辟许昌京师内外之亲则有刁氏昆弟蔡氏子予之二季友人则胥平叔宋中道裴如晦各携肴酒送我于王氏之园尽欢而去明日予作诗以寄焉

性僻交游寡,所从天下才。

今朝谁出祖,亲戚持樽罍。

晚节相知人,唯有胥宋裴。

所欠谢夫子,归穰尚未回。

岸傍逢名园,系舟共徘徊。

嘉莲如笑迎,照水呈丹腮。

南庭莆萄架,万乳累将磓。

群卉竞琐细,紫红相低偎。

寻常固邂逅,孰辨落与开。

酒阑各分散,白日将西颓。

城隅遂有隔,北道望吹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我性格孤僻,朋友稀少,交往的都是天下的才子。
今日不知是谁先出发,亲朋好友们举杯相送。
晚年相知的朋友,只剩下胥、宋、裴三人。
遗憾的是还没能向谢夫子表达敬意,他还没有回来。
岸边遇到名园,我们停下船一同流连。
美丽的莲花仿佛含笑迎接,倒映水中,显出红润的脸庞。
南边的庭院葡萄藤蔓繁茂,果实累累挂满枝头。
各种花卉争艳斗丽,紫红的花朵相互依偎。
平时偶遇已是寻常,谁能分辨花儿是开放还是凋零。
酒席散后各自离去,太阳即将西沉。
城角之间似乎有了距离,只能向北望着吹台的方向。

注释

性僻:孤僻的性格。
交游寡:交往少。
今朝:今天早晨。
亲戚持樽罍:亲戚朋友们手持酒杯相送。
晚节:晚年。
胥宋裴:三位朋友的名字。
所欠:遗憾的是。
谢夫子:指未见面的人。
岸傍:岸边。
名园:著名的园林。
嘉莲:美丽的莲花。
丹腮:红润的脸庞。
南庭:南边的庭院。
琐细:琐碎。
低偎:依偎。
邂逅:偶然相遇。
孰辨:谁能分辨。
酒阑:酒席结束。
西颓:太阳西下。
城隅:城角。
北道:北方的道路。
吹台:可能指某个眺望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乙酉六月二十一日予应辟许昌京师内外之亲则有刁氏昆弟蔡氏子予之二季友人则胥平叔宋中道裴如晦各携肴酒送我于王氏之园尽欢而去明日予作诗以寄焉》,描绘了诗人与亲朋好友在夏日聚会的情景。首句“性僻交游寡”表达了诗人性格孤僻,交往不多,但能结识天下才俊。接着写到亲友欢聚,晚辈如胥平叔、宋中道和裴如晦等人携带美酒佳肴,一同前往王氏园林。在园林中,他们欣赏了盛开的莲花,葡萄架下,百花争艳,诗人感叹寻常相遇不易,难以分辨花开花落。

酒宴结束后,众人依依惜别,夕阳西下,城市间仿佛有了距离,诗人遥望北方的道路,心中充满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聚会场景和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七夕咏怀

织女无耻羞,年年嫁牵牛。

牵牛苦娶妇,娶妇不解留。

来往一夕光,奕奕河汉秋。

轻传人世巧,未知何时休。

喜鹊头无毛,截云驾车辀。

老鸦少斟酌,死欲同造舟。

明月不到晓,是夜曲如钩。

天意与物理,注错将何求。

尝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

人生自有分,岂愧曝衣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后。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支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九山

我经九山问野叟,崔嵬一无安曰九。

且恐断岸积琼玖,复意陂原多产韭。

又疑堆垄若柱灸。

四者未悟叟不言,使我临流独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九日永叔长文原甫景仁邻几持国过饮

秋堂雨更静,佳菊粲粲芳。

置酒延群公,掇英浮新黄。

心犹慕渊明,归来醉柴桑。

莫问车马之,去迹乱康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