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

我经九山问野叟,崔嵬一无安曰九。

且恐断岸积琼玖,复意陂原多产韭。

又疑堆垄若柱灸。

四者未悟叟不言,使我临流独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九山》,通过描绘询问山野老者的场景,展现了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思考。首句“我经九山问野叟”,诗人走过九座山,向山中的老人寻求答案,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好奇。

接着,“崔嵬一无安曰九”描述了山势高峻,老者却回答说只有一个“九”字,这可能暗示着山的数量或某种隐喻,但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诗人继续设想,“且恐断岸积琼玖”,担心岸边堆积的是珍贵的玉石,而“复意陂原多产韭”,又猜测山坡平原上可能盛产韭菜。

“又疑堆垄若柱灸”一句,诗人将山丘比作柱子般的灸疗之物,可能象征着大地的治疗力量。然而,这些疑问都没有得到老者的解答,“四者未悟叟不言”,表明诗人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困惑仍未解开。

最后,“使我临流独搔首”,诗人面对流水,独自陷入沉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未知的探索和内心的迷茫。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九日永叔长文原甫景仁邻几持国过饮

秋堂雨更静,佳菊粲粲芳。

置酒延群公,掇英浮新黄。

心犹慕渊明,归来醉柴桑。

莫问车马之,去迹乱康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九日次寿州

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费嘲纸。

形式: 古风

九日陪京东马殿院会叠嶂楼

谁言天去远,山上有楼台。

峰色引溪色,共入茱萸杯。

行当登泰山,云扫日月开。

柏乌与城乌,两处休鸣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九日撷芳园会呈晏相公

今日始见菊,虽见未全开。

犹胜昔无酒,持望白衣来。

破颣浮金英,杂蚁已盈杯。

何必探丹萸,结佩上高台。

自不愧佳节,安听飞鸿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