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辞赵歌

秋风起兮天寒,壮士醉酒兮歌解颜。

螳螂何怒兮辙下,蚁何斗兮穴间,纷扰扰兮谁者则贤。

井方崩兮治隧,屋且压兮雕椽。

生则役兮弗系念此,祸至而知悔兮,身忽焉其已死。

陶唐虞夏兮,今则古矣。

彼秦且帝兮,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起时天气转凉,勇士借酒消愁歌声扬。
螳螂为何愤怒在车辙,蚂蚁又为何争斗在洞穴,世间纷乱谁能称贤德。
井水涌出地面修隧道,房屋摇摇欲坠雕梁断。
活着时劳役无暇顾及,灾祸来临时才知悔恨,生命忽然消失无踪影。
昔日陶唐虞夏盛世,如今已是遥远的往昔。
那秦国欲称霸天下,最终只能跳海自尽罢了。

注释

秋风:秋季的风。
寒:寒冷。
壮士:勇士。
醉酒:喝醉酒。
何怒:为何发怒。
辙下:车辙中。
蚁何斗:蚂蚁为何争斗。
贤:贤能。
井方崩:井水涌出。
治隧:修筑隧道。
屋且压:房屋将要倒塌。
雕椽:雕刻的屋梁。
役:劳役。
弗系念:无暇挂念。
祸至:灾难来临。
忽焉:忽然。
陶唐虞夏:古代的陶唐、虞和夏朝。
古矣:已成为过去。
彼秦:秦国。
帝:称帝。
蹈东海:跳入东海。
死耳:以死收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里 壮士在酒酣之际,高声歌唱,面色舒展的场景。然而这种欢乐并未持续,因为接下来描述了一种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中的混乱与斗争:螳螂愤怒地在车辙下交战,小小的蚁兵在土穴间彼此对峙,井边崩塌了,房屋压迫着雕刻精美的椽木。诗中还提到人们在生时被役使,不去思念过去,直至灾祸来临才后悔,但为时已晚,生命已经消逝。

通过对古代陶唐虞夏时代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最后一句“彼秦且帝兮,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则是对权势终将落得悲剧下场的深刻认识。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历史轮回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慎交

昏镜无好面,恶土无善禾。

镜不但自昏,损人颜色多。

地恶根不长,禾死其奈何。

必欲识已真,抆镜除埃尘。

必欲得善禾,易地勤耕耘。

安得浪与儿,诵口而思身。

形式: 古风

辞粟操

食人之粟,饱复何为。当人之赐,罪亦何辞。

有以我为是兮,岂无以我为非。

已兮已兮,吾何以胜人之言兮。

形式: 琴操

酬束丈贶诗兼叙所怀

白日立中路,犬去不形相。

夜以盗自来,何敢怨犬伤。

主人忽加念,谢恕犬无良。

盗子愧伏前,有言愿加详。

见赐固已多,恕犬诚未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暨阳居四首(其四)

斯道久泯泯,斯人固悠悠。

归豚非吾心,在礼恶不酬。

从人效屈伸,俯仰不自由。

于命有当然,信矣何足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