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王大夫二首(其一)

都缘声价振皇州,高卧中条不自由。

早副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必恐借留终不遂,越人相顾已先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都因名声显赫振动了京城,即使想在中条山隐居也身不由己。
早早地响应紧急征召来到朝廷,常常伴随帝王出席宫内的宴会,醉倒在龙楼。
提笔即能写出华美如锵金的诗句,效仿姜太公直钩垂钓已历三年,期待明主的出现。
只怕最终还是不能如愿留在朝中,想到这里,越人(诗人自指)已满面愁容。

注释

都缘:都因为。
声价:名声和地位。
振:震动。
皇州:京城。
高卧:隐居,安闲地生活。
中条:中条山,代指隐居之地。
不自由:无法随心所欲。
早副:早早符合,迅速响应。
急徵:紧急的征召。
来凤沼:来到朝廷,凤沼喻指朝廷。
内宴:宫廷宴会。
醉龙楼:在皇宫的楼阁中醉酒,龙楼指皇宫建筑。
锵金:形容诗文优美,如金声般响亮。
五字:指诗歌,古代诗歌多五言。
援笔:提笔,指写诗作文。
钓玉:比喻求仕,玉指官职或君王的赏识。
三年:泛指长时间。
直钩: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象征等待明主。
必恐:只怕,恐怕。
借留:被挽留,希望被留下。
终不遂:最终不能如愿。
越人:诗人自称,可能指其来自越地或有越人之志。
相顾:相互看,这里指自己心里盘算。
已先愁:已经预先感到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献王大夫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由和才华不能得到充分施展的忧虑。

"都缘声价振皇州,高卧中条不自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为名声和地位的原因,被束缚在京城之中,无法遨游四方,享受心中的自由。"声价"指的是个人才能或成就被社会所认可的程度,而"皇州"则是指唐代的都城长安。

"早副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

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频繁地被召唤参加各种朝廷活动和宴会,但这些活动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而是让他感到厌倦。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手艺,他能够用五个字就能描绘出金器的精美,更有三年的时间钓捉到了真正的玉石。但这些都未能让他感到满足。

"必恐借留终不遂,越人相顾已先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他害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最终无法实现,而身边的人也已经开始为此感到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抒发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以及对于未来未知命运的担忧。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献王大夫二首(其二)

功成犹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尘。

只用篇章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钧。

金章照耀浮光动,玉面生狞细步匀。

历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其一)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其二)

王臣夷夏仰清名,领镇犹为失意行。

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

誉将星月同时朽,身应山河满数生。

泥滓云霄至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闲花半落犹迷蝶,白鸟双飞不避人。

树影兴馀侵枕簟,荷香坐久著衣巾。

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