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荥阳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

迢迢四十载,复向荥阳宿。

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

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

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

岂唯变市朝,兼亦迁陵谷。

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出生在荥阳,很小就离开了故乡的村庄。
四十年漫长岁月,我又回到了荥阳暂住。
离家时我才十一二岁,如今已五十六岁了。
回忆起儿时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旧日的居所已经找不到,故乡也没有了亲族。
不仅城市变了模样,连山川也发生了变迁。
只有溱洧两条河流,依旧无情地流淌,碧波荡漾。

注释

荥阳:古代地名,今属河南省。
乡曲:乡村,指故乡。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宗族:同族的亲属。
市朝:市场和朝廷,代指城市。
陵谷:山陵和山谷,常用来比喻世事变迁。
溱洧水:古代的两条河流名,位于荥阳附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家园变迁的无奈和哀愁。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迢迢四十载,复向荥阳宿。" 这几句描绘出诗人自幼离别故土,经过漫长岁月后再次回到荥阳的经历,流露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

"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 诗人通过记述自己年轻离家和现在的年龄,以及回忆儿时的游戏情景,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和个人的沧桑。

"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岂唯变市朝,兼亦迁陵谷。"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回到故乡后发现家园已不再,亲朋好友也都已散去,以及城市的变化和山谷的移位,反映了时间对空间的巨大影响。

"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 最后的两句则通过对比诗人所经历的一切变迁与不变的河流,表达出自然界中唯一不变的是那无情却始终保持着青绿色的溱洧之水,形成了一种对比中的静谧和哲理。

整首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感悟。通过对故土、亲情和自然环境的深切描绘,白居易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经历的普遍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宿清源寺

往谪浔阳去,夜憩辋溪曲。

今为钱塘行,重经兹寺宿。

尔来几何岁,溪草二八绿。

不见旧房僧,苍然新树木。

虚空走日月,世界迁陵谷。

我生寄其间,孰能逃倚伏。

随缘又南去,好住东廊竹。

形式: 古风

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柴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柴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形式: 古风

宿溪翁

众心爱金玉,众口贪酒肉。

何如此溪翁,饮瓢亦自足。

溪南刈薪草,溪北修墙屋。

岁种一顷田,春驱两黄犊。

于中甚安适,此外无营欲。

溪畔偶相逢,庵中遂同宿。

醉翁向朝市,问我何官禄。

虚言笑杀翁,郎官应列宿。

形式: 古风

宿简寂观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

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

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

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

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

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