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中三首(其二)

狂歌莫笑酒杯增,异境人间得未曾。

绝壁倒翻银海浪,远山真作玉龙腾。

浮云野思春前动,虚室清香静后凝。

懒拙惟馀林壑计,伐檀长自愧无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琅琊山中的独特心境与自然景观。首联“狂歌莫笑酒杯增,异境人间得未曾”开篇即以豪放之气,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奇异景色的赞叹,仿佛置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之中,饮酒高歌,不为世俗所拘。

颔联“绝壁倒翻银海浪,远山真作玉龙腾”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山壁比作倒翻的银海,波涛汹涌;远山则如腾跃的玉龙,形象地展现了山川壮丽的景象,既有动态之美,又蕴含着静态的韵味。

颈联“浮云野思春前动,虚室清香静后凝”转而描写内心的思绪与环境的和谐。浮云飘动,似乎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野性与自由之思;而静谧的室内,清新的香气在空气中凝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尾联“懒拙惟馀林壑计,伐檀长自愧无能”则透露出诗人对自身性格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态度。他自认懒散而拙笨,只能寄情于山林之间,伐木为生,却常感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更好地融入或改变这个世界。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我状态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琅琊山中三首(其三)

风景山中雪后增,看山雪后亦谁曾?

隔溪岩犬迎人吠,饮涧飞猱踔树腾。

归骑林间灯火动,鸣钟谷口暮光凝。

尘踪正自韬笼在,一宿云房尚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答朱汝德用韵

东去蓬瀛合有津,若为风雨动经旬。

同来海岸登舟在,俱是尘寰欲渡人。

弱水洪涛非世险,长年三老定谁真。

青鸾眇眇无消息,怅望烟花又暮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惟乾二首(其一)

独见长年思避地,相从千里欲移家。

惭予岂有万间庇?借尔刚馀一席沙。

古洞幽期攀桂树,春溪归路问桃花。

故人劳念还相慰,回雁新秋寄彩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惟乾二首(其二)

簦芨连年愧远求,本来无物若为酬。

春城驿路聊相送,夜雪空山且复留。

江浦云开庐岳曙,洞庭湖阔九疑浮。

悬知再鼓潇湘柁,应是芙蓉湘水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