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簦芨连年愧远求,本来无物若为酬。
春城驿路聊相送,夜雪空山且复留。
江浦云开庐岳曙,洞庭湖阔九疑浮。
悬知再鼓潇湘柁,应是芙蓉湘水秋。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送惟乾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想象。
首句“簦芨连年愧远求”,表达了诗人多年以来对友人的敬佩和歉疚之情,因为自己未能给予更多帮助。接着,“本来无物若为酬”一句,表明在离别之际,实在难以用物质之物表达心中的感激与祝福。
“春城驿路聊相送,夜雪空山且复留。”这两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春日里,两人在驿路上依依惜别,夜晚,友人独自留在空山之中,暗示了离别的孤独与不舍。
“江浦云开庐岳曙,洞庭湖阔九疑浮。”这两句转而想象友人未来的旅程,江面上云雾散去,庐山曙光初现,洞庭湖广阔无垠,九疑山仿佛漂浮其中,展现了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
最后,“悬知再鼓潇湘柁,应是芙蓉湘水秋。”预想友人再次启程,航行于潇湘之间,那时应是湘水秋色,芙蓉盛开,寓意着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期待的复杂心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美好。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中岁幽期亦几人,是谁长负故山春?
道情暗与物情化,世味争如酒味醇。
耶水云门空旧隐,青鞋布袜定何晨?
童心如故容颜改,惭愧年年草木新。
路绝春山久废寻,野人扶病强登临。
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
鸣鸟游丝俱自得,閒云流水亦何心?
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
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几人?
莫负咏归兴,溪山正暮春。
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
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