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甘言为疾苦言药,促膝就耳姿绰约。

言才逆耳心不乐,胡不甘言恣欢谑。

顷刻垂杨生左肘,盼睐何人为奔走。

平生不识夷门叟,白发人前向人剖。

短歌行,莫垂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短歌行》由明代诗人汪坦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言语与情感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甘言为疾苦言药”,以“甘言”比喻甜美的言辞,而“疾苦言药”则比喻直率的忠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认为甜言蜜语可以像药物一样,治愈人心中的苦痛。这种对比揭示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更愿意接受那些看似甜蜜的话语,而忽视了真正有益的忠告。

接着,“促膝就耳姿绰约”描绘了一幅亲密交谈的画面,通过“促膝”和“就耳”的动作,强调了沟通时的亲近与专注。然而,“言才逆耳心不乐”则转折道出,即使是最真诚的忠言,也可能会让人感到不悦,这反映了人性中对于批评与建议的自然抗拒。

“胡不甘言恣欢谑”则进一步探讨了人们为何不愿接受逆耳之言,可能是因为害怕失去快乐或被贬低。这种心理状态,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表面的和谐与欢愉,而非深入的自我反思与成长。

“顷刻垂杨生左肘”这一奇特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瞬间的变化或突如其来的困扰,如同垂柳般在不经意间生长在人的身体上,象征着生活中的意外事件或挑战。而“盼睐何人为奔走”则提出疑问,谁会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忙碌奔波,暗示了面对困难时,人们通常寻求他人的帮助,但又常常忽略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平生不识夷门叟,白发人前向人剖”则通过一个假设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智慧和经验的渴望。夷门叟可能象征着拥有丰富生活经验和智慧的长者,而“白发人前向人剖”则表明了诗人希望在年老之时,能有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教训。

最后,“短歌行,莫垂手”作为全诗的结束语,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劝诫。它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不应轻易放弃,而应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体而言,《短歌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言语与情感、个人成长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追求快乐与满足的同时,不应忽视自我反省和成长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2)

汪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不得哥哥

行不得哥哥,鱼潜毒渊,鸟栖恶柯,此无奈何。

嗟尔行人,??䧢陀,不避罻罗。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六龙之山,十年为兵。

君将安行,嗟嗟君将安行。

形式: 古风

别泰山拟唐李白(其一)

自我来泰山,于今忽五年。

每登日观峰,并坐肩吾轩。

方瞳被两鬓,宛若垂云烟。

佩服龙门衣,霞彩光晔然。

谓我畏垒山,曾共桑庚眠。

重来五千载,一笑俱忘言。

而乃天仙姿,畴能识毫颠。

既来不须臾,又复归沧田。

揽衣不能下,泪下如流泉。

形式: 古风

别泰山拟唐李白(其二)

青霞四千丈,谁能陟其颠。

倒骑白鹿行,去若飞龙翩。

道逢五丈人,峨冠向余前。

所论俱上古,苍颜不知年。

自云秦皇帝,登封污遗编。

至今地天通,无能伏其愆。

顾子伛偻躯,不揖霞宫仙。

自非生平力,安能独超然。

行行重相期,赠子华胥轩。

明灭不可睹,黛色参中天。

形式: 古风

别泰山拟唐李白(其三)

崩湍落两厓,风雷日喧豗。

飞梁十万丈,健倒青莓苔。

洞门开石扇,照耀金银台。

兰楣桂为楹,白玉三重阶。

贝瓦碧参差,珠箔光皑皑。

琪花杂瑶树,鸾凤舞毰毸。

坐我紫霞床,酌我青金罍。

琼浆一漱齿,神灵通百骸。

逍遥游象罔,蕞尔遗尘埃。

沧溟连渤海,归去何时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