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文异水而涌泉得而字七排

涌泉妙喻品题奇,开府推崇赵国诗。

学到百川才沛若,赋成两汉德袆而。

千言自挟惊涛壮,一字全消涨墨滋。

挥洒真能添活泼,纡回应与作涟漪。

鲸铿能得汪洋势,獭祭都袪汗漫词。

远溯源头三峡上,高标名手六朝时。

拟将郭象悬河口,为抒宗生破浪思。

锦绣每翻新颖样,波澜独具老成姿。

书中味义珠船获,篇里搜珍铁网垂。

好藉韩潮留后劲,不妨陆海仰前规。

十分卓识呈泾渭,五色文章绘涣濉。

想见寸心滂沛吐,露毫濡染正淋漓。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此诗《赋得文异水而涌泉得而字七排》由清代诗人石嗣庄所作,其文笔流畅,意蕴深远,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深邃。

首联“涌泉妙喻品题奇,开府推崇赵国诗”,以“涌泉”为喻,赞美了诗中巧妙的比喻和独特的品题,同时提到了赵国诗,暗示了作品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底蕴。颔联“学到百川才沛若,赋成两汉德袆而”,通过“百川”和“两汉”的形象,强调了诗人汲取广泛知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性,以及其作品的道德内涵和艺术价值。颈联“千言自挟惊涛壮,一字全消涨墨滋”,描绘了诗作语言的磅礴气势和精炼之妙,展现出诗人驾驭文字的高超技巧。尾联“鲸铿能得汪洋势,獭祭都袪汗漫词”,进一步赞扬了诗作的宏大格局和严谨风格,以及诗人对文字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七排的格律要求,而且在内容上深入探讨了文学创作的艺术性和道德性,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收录诗词(5)

石嗣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书味夜灯知得知字五排

不尽书间味,寒灯伴读宜。

澄观惟永夜,索解有新知。

眼界空明地,心花焕发时。

甘从回后得,妙自静中思。

趣合丁函盎,辉曾乙火披。

十分胸次领,一点案头窥。

竟夕膏频继,多情照弗疲。

精华残简共,形影短檠随。

彩忆藜光彻,甜生蔗境迟。

酸咸殊俗好,风雨问前期。

咀嚼千篇富,玲珑四望垂。

伫看莲炬朗,珥笔侍彤墀。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秋兰

蔓草荒烟里,□兰汎素秋。

孤芳甘寂寞,凉梦足清幽。

未许当门□,应教入室求。

知心同臭味,岂为岁寒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赋得鍊云生水得生字五言八韵

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

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

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

无心兴岳出,有力挽河倾。

地觉屯膏久,天须补石成。

蒸来浓墨色,化作碎珠声。

酝酿归鸿运,滋濡慰扈耕。

淮南存妙解,两大奥机呈。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拟束皙补亡诗(其一)南陔

南陔有兰,言采其英。谁无父母,可忘所生。

菽水承欢,怡色柔声。匪我之享,惟德其馨。

南陔有兰,言采其芳。我瞻我依,父母在堂。

槃匜滫瀡,非敬奚将。淑慎尔正,则笃其庆。

翩翩者乌,反哺于慈。人不如鸟,具体何为。

椎牛罔及,鸡豚逮时。孝思不匮,歌以永之。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