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城戍卒打残更,道上无人天未明。
一似衔枚蔡州去,只无鹅鸭混军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紧张的边城景象。"荒城戍卒打残更",通过深夜戍卒击打更鼓的声音,传达出寂静中透出的战备气氛和孤独感。"道上无人天未明"进一步强调了黎明前的沉寂,连路上都没有行人,显示出环境的冷清和戒备森严。
"一似衔枚蔡州去"引用了汉代士兵行军时口中衔枚以保持寂静的传统,诗人以此比喻戍卒如同秘密行动般前往蔡州(今河南汝南一带,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地),暗示任务的机密和紧迫。"只无鹅鸭混军声"则以反衬的手法,强调军纪严明,连鹅鸭的叫声都听不见,以免暴露行踪,增添了紧张的战争氛围。
陆文圭作为宋末元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融入个人的身世感慨和时代背景,此诗也不例外,通过戍卒的形象,寓含了对战乱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富有画面感。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龙江杨柳拂春烟,拗赠新条作马鞭。
宝剑有光终贯斗,太珠脱翳岂沉渊。
入关纵涉三千里,见日须瞻天五天。
旷荡圣恩何以报,应同黎庶祝尧年。
八月纂风风正急,合观海涛如涌山。
鱼龙挟势地维动,鸿雁流哀天宇闲。
云断禹峰浮一盖,烟轻吴峤濯千鬟。
挥杯不惜临流饮,要使阳侯识醉颜。
晓看嵩少玉嶙峋,枉驾应怜处士贫。
令尹若能为保障,长衾尽覆洛城人。
广陵琴与山阳笛,哀怨千年尚未平。
正始诸贤零落尽,山王去作晋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