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

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

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辽。

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

于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蛟门往南飞鸟远,遥望此地路漫漫。
湿气浓厚旗幡黑,寒意透骨入梦境。
看见灯火归航船,清晨听禅衣解眠。
土地草木皆成药,山枝无人采樵忙。
暗光中珠母迁移,秋景里石花凋零。
期待木筏回汉界,岂愿老死异乡辽。
重访徐福旧岛屿,询问秦皇古桥梁。
在彼处看日出东方,羽旌飘扬唤不回。

注释

蛟门:指蛟门海港。
迢迢:遥远的样子。
积湿:湿气积累。
幡黑:旗幡因湿而显得黑。
生寒:带来寒意。
飘:飘入。
归舶:归来的船只。
解衣:脱衣醒悟。
土植:土地上的植物。
满樵:无人砍柴。
珠母:古代传说中的珠母。
徙:迁移。
槎回:木筏返回。
宁甘:宁愿。
徐福岛:历史上徐福寻找仙药的岛屿。
秦皇桥:秦始皇修建的桥梁。
羽旌:羽毛装饰的旗帜。
焉可:怎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的《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采药,等待潮水涨落时的情景。首联“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以蛟门之南的飞鸟远去,暗示了诗人远离尘世的孤寂与遥远的行程。接着,“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写出了夜晚湿气浓厚,寒意透骨,连梦境都仿佛被这寒意笼罩。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通过观察海上的船只和清晨僧人的诵经声,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禅意的追求。接下来,“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草木的珍视,以及对医药知识的深厚兴趣。

“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描绘了月光下山石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引发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辽”表达了诗人期待能借助潮汐乘船返回故乡的愿望,但又不愿在异乡久留,流露出思乡之情。

最后,“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提及秦始皇的历史遗迹,寓言自己追寻仙人般的理想,而“于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则以日出象征希望,表达诗人渴望通过努力实现自我超越的愿望,但同时也意识到现实的无常和理想的遥不可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孤独求索、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历史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城西废园

水门夹西雨连越,邺瓦耕残莎草茁。

谁知当日夫容园,湿路迷城暗车辙。

夫容青根联戚里,美人对博蓬山里。

潮痕欲上红露晞,知是日高梳洗起。

园南禁绝人行道,中有民间旧宿草。

废园起垡鸣窃脂,寒食始应通祭扫。

形式: 古风

效孟郊体七首(其四)

落叶昔日雨,地上仅可数。

今雨落叶处,可数还在树。

不愁绕树飞,愁有空枝垂。

天涯风雨心,杂佩光陆离。

感此毕宇宙,涕零无所之。

寒花飘夕晖,美人啼秋衣。

不染根与发,良药空尔为。

形式: 古风

效孟郊体七首(其一)

手持菖蒲叶,洗根涧水湄。

云生岩下石,影落莓苔枝。

忽起逐云影,覆以身上衣。

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

形式: 古风

效孟郊体七首(其三)

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

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