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海东之

海东之,玉关之人奈子何!

一朝趋试当大廷,搜奇抉秘如悬河。

胸中二三策,发愤精研磨。

中山兔毫渴濡染,绿文臣研出大沱。

御卷足挥霍,如见山人泰华江之番。

紫髯长戟冻不折,浊流鼓枻冰峨峨。

得官固好好,东之情最真,遂使吾侬日相亲。

不誇文字雄,退与寒士相推尊。

淫哇郑卫非所云,阖闾城边种杨柳,柳江柳子子亦闻。

我有刻玉书,愿与穷朝昏。

子若修之可凌云,不废世间功与名。

况闻子弟功策勋,一门科第凡五人。

琼林之中翱且翔,如此文文而章章。

所以青城樵者有歌曰:海东之,兄弟三人如凤凰。

我歌曰:二雏亦复鸣朝阳。

再歌曰:二雏亦复鸣朝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黄清老的《送海东之》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海东之的才华横溢和志向高远。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海东之在学问上的深邃与广博,以及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雄心壮志。

“海东之,玉关之人奈子何!”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将海东之比作穿越玉门关的英雄,暗示其非凡的才能和不凡的志向。接着,“一朝趋试当大廷,搜奇抉秘如悬河”,形象地描绘了海东之在朝廷上展示才华的情景,他如同滔滔江水般,源源不断地揭示出深藏的秘密,展现出其过人的智慧和学识。

“胸中二三策,发愤精研磨”则进一步强调了海东之在策略上的独到见解和不懈的努力。接下来的几句,通过中山兔毫、绿文臣研、大沱等意象,描绘了海东之在文墨上的深厚造诣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御卷足挥霍,如见山人泰华江之番”,更是将海东之的书法技艺比作山人泰华江之番,形象地表现了他的书法之高超。

“紫髯长戟冻不折,浊流鼓枻冰峨峨”,通过紫髯长戟和浊流鼓枻的意象,进一步展示了海东之在政治斗争中的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最后,“得官固好好,东之情最真,遂使吾侬日相亲”,表达了对海东之获得官职的祝贺,同时也强调了他对东方情感的真诚,使得与他亲近的人日益增多。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不誇文字雄,退与寒士相推尊”表达了海东之谦逊的态度和对普通士人的尊重。接着,通过“淫哇郑卫非所云,阖闾城边种杨柳,柳江柳子子亦闻”等诗句,展现了海东之对正统文化的坚守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我有刻玉书,愿与穷朝昏”则表达了诗人对海东之才华的赞赏,并希望与之共度朝夕。最后,“子若修之可凌云,不废世间功与名”表达了对海东之未来成就的期待,认为他的努力不仅能够超越云霄,还能在世间留下功绩和名声。

整首诗通过对海东之才华、志向、人格和未来的展望,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以及对友情和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平远台鳌顶峰

六鳌簸荡玄圃碎,三岛崩腾失空翠。

海风掣断南山云,分我沧江半江水。

台南岩谷青岌岌,奇松怪石作人立。

山巅恐有风雨来,林径空濛落花湿。

水东屴崱结平绿,积雾飞岚坐堪掬。

蓬莱迢迢几万里,一碧天光浸寒玉。

吟翁回首看不足,缓步策驴度空谷。

谁知咫尺山中幽,望断残晖立修竹。

形式: 古风

天马山

溪随天马西北行,半空忽见莲花生。

双鸾欲下却飞去,旌旗引入丹霞城。

攀萝上到猿啼处,恍然旷坐消百虑。

千山无人云气深,终日徘徊不能去。

虚空楼阁时自开,异香忽起三清台。

风吹笑语落天半,疑是神仙跨鹤来。

百花潭上春自照,白鹿呼人猿亦啸。

路迷不敢轻问津,恐有贤人隐耕钓。

苍厓九折樵径通,绝顶可见西崆峒。

尘心豁然臂欲羽,竦身直上凌天风。

形式: 古风

与索编修士岩访马学士伯庸于蓬莱馆因观藤花

昔访蓬莱馆,春烹芍药牙。

重来寻竹径,久坐落藤花。

君欲鸣瑶瑟,予将拾紫霞。

鹤吟知雨近,留宿白云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人之金陵答赠张质夫

林塘残月晓,松露滴清声。

此日佳人别,空山碧草生。

江湖双白鸟,风雨一啼莺。

解缆春花发,悠悠万里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