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薄薄新寒透被轻,醒来窗隙弄微明。
山中不用梅花角,自有枝禽报五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寒冷和光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山中独居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薄薄新寒透被轻"一句,通过被子的温暖与外界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清醒与环境的凉爽。"醒来窗隙弄微明"则描绘了早晨微弱光线从窗缝中透入,点亮室内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于新的一天开始时的期待与喜悦。
"山中不用梅花角"一句,表面上看似自嘲在深山中无需梅花来报晓,但实际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独特的享受。"自有枝禽报五更"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通过鸟鸣代替传统的时辰报警,展现出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和对时间流转的独到感知。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内敛与高洁,以及他们对于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四壁寒蛩作苦吟,唤回旅梦约三更。
不知身在禅房宿,误听松风做雨声。
月暗山空夜倍长,清谈消遣睡毋忙。
山中新酒幸堪饮,何惜一杯相共尝。
烧罢天香月半昏,掩扃才了便呼灯。
窗前诵彻渊明赋,却傍禅床听葛藤。
薄霭垂垂欲暮时,渐生霜气著征衣。
山深不见牛羊下,惟有樵人荷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