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山二首(其二)

晓上桐君宿雾收,岚光苍翠恣夷犹。

丹炉秘诀归仙子,清景吟怀属士流。

七里滩横孤棹影,立山钟响五更头。

古来潇洒称名郡,莫把繁华数汴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桐君山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人晓行至桐君山,雾气渐散,山色苍翠,一片清新。他仿佛在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感受着山间的气息。丹炉与仙子的传说,为这山增添了神秘色彩,而清新的景色则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七里滩上,一叶孤舟映照着山影,立山钟声在五更时分响起,更添了几分幽静与深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桐君山独特的魅力,以及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表达了对名郡桐君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繁华都市的反思。

收录诗词(15)

徐舫(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沧江散人。幼轻侠,好击剑、走马、蹴鞠,工诗。元行省参政苏天爵将荐之,避去。后刘基受朱元璋征,邀之同行。舫荷蓑笠以见,酌酒赋诗而别。筑室江边,终老其间。有《瑶林》、《沧江》二集

  • 字:方舟
  • 籍贯:元明间浙江桐庐
  • 生卒年:1299—1366

相关古诗词

月色

误踏瑶阶一片霜,侵鞋不湿映衣凉。

照来云母屏无迹,穿入水晶帘有光。

雪影半窗能共白,梅花千树只多香。

故人疑似见颜面,残夜分明在屋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瑶林洞

洞传缑岭似,仿佛玉笙清。

石或藏渔鼓,云从隔犬声。

乍居人颇怪,异听耳初惊。

子晋壶天有,莫疑彩凤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钓台

子陵何为隐,汉爵不肯受。

天子下皆臣,独称天子友。

平生一羊裘,甘作烟波叟。

迨今双台石,高风清宇宙。

夫何钓者徒,千古祠弗朽。

烈烈云台功,丹青今在否?

形式: 古风

桐君祠

山势联翩青凤凰,梧桐花老旧祠堂。

神仙往昔千年事,岩谷犹今百草香。

世代无人谈角绮,衣冠有像配羲皇。

仍传松顶双双鹤,沧海飞来岁月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