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坐叹兵机失,兼忧国计存。
干戈在淮海,消息已乾坤。
授钺曾诸将,宵衣独至尊。
定知哀痛诏,早晚下江门。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即事六首》中的第六首,通过“坐叹兵机失,兼忧国计存”这两句开篇,便奠定了全诗忧国忧民的情感基调。诗人坐在那里叹息,兵机的失策让他心生忧虑,同时又担忧国家的财政和策略能否妥善维系。
接下来的“干戈在淮海,消息已乾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事的紧张与复杂,暗示战争不仅局限于一隅之地,而是波及整个天地。诗人对战局的关切,以及对战争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深感忧虑。
“授钺曾诸将,宵衣独至尊”则展示了君主在战争中的角色与责任。诗人提到君主曾经授予将领权力,但面对战事,君主却只能独自承担决策的重压,夜以继日地工作,体现了君主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孤独与辛劳。
最后,“定知哀痛诏,早晚下江门”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能够下达哀痛诏书,安抚民心,稳定局势的期待。这不仅是对君主的期望,也是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一种乐观展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作为士大夫阶层对于国家兴衰的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同心久相失,羁思近何如。
星出窥龙剑,天长阻雁书。
满江纷甲鼓,落日泣樵渔。
祛住情兼苦,奚方定卜居。
岂乏青云侣,其如白雪盟。
一分燕楚阔,三见柳梅生。
眼底簪袍计,身前词赋名。
放歌当落日,的的为谁明。
世路惊投璧,君才类握珠。
谈经深岁月,垂钓任江湖。
落日千峰紫,长天一剑孤。
凌风有羽翼,与尔立相须。
一望隋堤草,孤吟楚岸花。
赋成似班马,身在只烟霞。
夜月怀湘瑟,秋风起汉槎。
斗间垂气色,吾欲问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