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其六)

直木风摧秋败兰,闲观庭际可长叹。

屈原溺水伍员死,孤洁由来独立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笔直的树木在秋风中易遭摧残,观赏庭院中的凋零景象令人长叹。
像屈原沉江、伍员自尽那样,保持高洁始终难以在群体中立足。

注释

直木:比喻正直的人或事物。
风摧:形容受到外界压力或打击。
秋败兰:秋天凋谢的兰花,象征美好事物的衰落。
庭际:庭院之中。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以忠贞自沉汨罗江。
伍员: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因遭诬陷投水自杀。
孤洁:孤独而高洁的品质。
独立难:指坚守原则不易在世俗中立足。

鉴赏

这首诗以"直木风摧秋败兰"起句,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韧而又孤独的境遇,直木在秋风中易遭摧折,如同高洁之士在乱世中难以保全。"闲观庭际可长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困境的深深感慨,他静观庭前景象,不禁发出叹息。

接下来,诗人借屈原和伍员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主题。屈原因忠贞被流放,最终投身汨罗江,伍员则因直言进谏而遭迫害,他们的悲剧命运象征着坚守正义者在黑暗势力面前的孤立无援。"孤洁由来独立难"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立场,即坚持高尚品德的人往往面临艰难的生存挑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坚守孤洁品格的无奈与执着。释智圆作为宋代的禅宗僧人,其诗作常常寓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体现了禅意与人文关怀的交融。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湖西杂感诗(其十八)

福善祸淫言可信,吉凶由己语堪陈。

乖仁背义都无耻,只记临行拣日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湖西杂感诗(其九)

猛虎磨牙踞荫林,幽幽一路晚烟深。

行行君子休疑惧,此物由来食兽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湖西杂感诗(其十一)

兰在深林亦自馨,岂因风雨阻鸡鸣。

由来君子须谋道,不为时人有重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湖西杂感诗(其四)

移得烟溪竹数竿,闲庭栽处绿阴寒。

虚心高节真堪爱,不放常人暂入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