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空兄(其一)

空不议宗宗乃通,宗不识空空乃同。

同风更得通风句,只这空宗是祖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巧妙地运用了“空”与“宗”的概念,探讨了佛法的深邃与精微。诗中“空不议宗宗乃通,宗不识空空乃同”,揭示了“空”与“宗”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了在理解佛法时,不能孤立地看待“空”或“宗”,而应将二者融合贯通。接下来,“同风更得通风句,只这空宗是祖翁”则进一步阐述了在佛法的修行中,通过深入理解“空”与“宗”的本质,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的领悟,而这正是佛法的精髓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禅宗哲学的深刻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独到的见解和感悟,通过对“空”与“宗”的辩证思考,引导读者在精神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领悟。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空兄(其二)

衲僧杖子天然别,千里万里一条铁。

点著闽山即便回,敢保老兄犹未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过灵石赋顽庵(其一)

道人杨歧五世孙,曾持鈯斧开云门。

属时多艰众且去,百折午摧君独存。

住庵了却行脚债,随缘混入众生界。

和泥合水二顷田,接待方来一茎菜。

我初北归先过君,彼此老大言无文。

长年听法庵外石,永日不藏岩上云。

莫嫌家风四立壁,应用河沙体坚密。

客来有以顽自疑,五问道人三不知。

形式: 古风

过灵石赋顽庵(其二)

学顽未到顽之孙,再拜顽庵求入门。

当时此老有何说,火后茎茅今尚存。

人贫信是思旧债,一饭重寻香积界。

堂上未瞻痴绝翁,溪头已见随流菜。

惟顽显顽分不分,以水投水无留文。

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

与君相个君莫逆,向来不疏今不密。

明朝山住云自飞,后会有无俱不知。

形式: 古风

乱后入黄龙途中示道伴

羯胡如鬼马如风,雪刃纵横到处空。

生死路头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