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

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

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洗完澡后,感到傍晚的凉意特别宜人,睡醒后牙齿间还留有茶香。
船停靠在北岸,不知何时能过河,我在东窗前梳理头发也不急于离开。
养生之道使我身体安康,但对于外界事物的治疗却没有固定的方法。
两位风流潇洒的老友常来常往,而我的归期却仍然遥不可及。

注释

沐罢:洗完澡。
巾冠:毛巾和帽子,这里指洗完澡后的清爽。
晞发:晒干头发。
东轩:东边的窗户。
康济:使身体健康。
殊有道:非常有养生之道。
医治:治疗。
风流:形容人的风采、风度。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预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洗完头发换上便服,晚风微凉之中,嘴角还残留着午休后茶的香气,表现出一种从容自得、悠然自得的情趣。

"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则写出了诗人对远行的期待与不急不躁的心态。舣舟停靠在河的北岸,等待着某个时候的启航,而诗人的心境如同那尚未驾起的马车,不急于求成。

接下来的"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修养与对待世事态度的思考。诗人认为修炼自身有一定的方法,但对于外界的事物,自己却没有什么好方子可循。

最后,"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则是诗人对两位长者的尊敬与自我的归属之迷惘。"风流"指的是品行高洁,而"二老"可能是指金山宝觉和圆通两位长者。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他们的仰望,同时也透露出对自己的未来归宿感到不确定,渺茫难以预测。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画卷。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一)

从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

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

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

形式: 七言律诗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二)

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

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

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

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三)

浮玉山头日日风,涌金门外已春融。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四)

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岩。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黏。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