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示李沧萍

骊成有碣石,乃沦东海傍。

惟彼原子思,学道病不行。

君平何寂寞,身世皆相忘。

读易管渡辽,避世王东墙。

邠卿委时命,伏生兴流亡。

持此不拔心,何问屯与康。

数子守高义,千秋能颉颃。

苕苕岁云暮,来日何堂堂。

李生文学儒,学成不还乡。

臣朔独苦饥,作赋追东方。

乱世不右文,万舞徒方将。

吾衰逝不顾,惜汝年犹强。

朱梅发绿苞,绝阴转新阳。

万物盖已除,生气中亦藏。

何意残贼人,天降独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骊山上有块碣石,沉入东海之旁。
只有那原子般的思念,研习道术却因病无法前行。
君平何等孤寂,人生与世事都已遗忘。
阅读《易经》过辽水,避开尘世在东墙。
邠卿顺应时势,伏生逃亡而传承学术。
坚守这份信念不动摇,不问困厄还是安康。
这些贤士坚守高尚节义,千年也能抗衡。
岁月漫长接近年末,明日又将是辉煌。
李生文采出众,学成却不回故乡。
臣朔独自受饥饿煎熬,作赋以追忆东方。
乱世不重文治,众多舞蹈徒劳无功。
我老去不再顾忌,只可惜你年纪尚轻。
朱梅绽放绿色花苞,阴霾过后转为新阳。
世间万物似乎消亡,生机却隐藏其中。
怎料残暴之人,上天降下灾祸仍未终止。

注释

碣石:古代刻石记事,此处指代骊山上的石头。
原子:比喻微小、深入的思念。
君平:汉代隐士严遵的字,此处借指孤独的隐士。
邠卿:指伏生,西汉学者。
伏生:秦末汉初学者,儒家经典《尚书》的主要传承者。
屯与康:形容困厄和安宁,这里泛指人生境遇。
颉颃:抗衡,不相上下。
李生:泛指有才华的读书人。
臣朔:汉武帝时的文学之士,常受饥饿之苦。
东方:指东方的智慧或理想。
右文:重视文化,崇尚文治。
万舞:形容繁复的舞蹈。
残贼人:指残暴不仁的人。
未央:未尽,未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岁暮示李沧萍》。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李沧萍的勉励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以“骊成有碣石,乃沦东海傍”起笔,描绘了一幅沉寂而辽阔的海景,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接着,诗人提到友人学道却因病不能前行,感叹其境遇的孤寂。

诗人借用历史人物如君平、邠卿、伏生等坚守道义的事例,激励李沧萍保持高尚情操,即使在乱世中也不应放弃学问。同时,诗人对李沧萍未能归乡表示惋惜,但也鼓励他像司马相如那样在困境中创作,以文学表达自我。

“乱世不右文,万舞徒方将”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浮躁,而“吾衰逝不顾,惜汝年犹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希望他在逆境中保持青春活力。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象“朱梅发绿苞,绝阴转新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暗喻即使在黑暗中,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友人的激励,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橘修乡事

压囊红溜滴真珠,配食江南赤鲤鱼。

今日钱塘江上客,自怜吾亦爱吾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一室

坐眠惟一室,贫与病相依。

风急夜沽酒,月明秋捣衣。

异乡身是寄,久客事俱非。

忽忽谁可语,满庭黄叶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与国军道上

时节近清明,云官未放晴。

落花春绪懒,飞絮客情轻。

新上谁家冢,深林宿处程。

相看一卮酒,为尔暂忘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分宁县斋

日高窗下枕书眠,带得吟情到梦边。

过鸟触翻枝上雪,飞鸦惊破树头烟。

百年世事聊供笑,千里乡心最可怜。

亦有门前数竿竹,短琴横膝不须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