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建州介濑溪翁道人

翁翁介濑溪头住,我亦曾从溪上过。

一钵饭香留不住,信根道眼两无差。

菩提种子男兼女,清净家风菜与茶。

大佛所传无别法,只今犹有老僧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介濑溪边的老道人,生活简朴而充满禅意。首句“翁翁介濑溪头住”,以“翁翁”二字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老道人的形象,他独自一人住在溪水之畔,远离尘嚣。接着,“我亦曾从溪上过”,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造访此地,与老道人有过一面之缘。

“一钵饭香留不住,信根道眼两无差。”这两句诗表达了老道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是一碗饭的香气也无法留住他的心,因为他心中有坚定的信仰和清澈的智慧(“信根道眼”),这些品质使他在物质诱惑面前保持了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菩提种子男兼女,清净家风菜与茶。”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老道人比作传播佛法的种子,无论男女,都能播种智慧与慈悲。同时,也强调了老道人家庭般的清净生活方式,日常饮食仅限于简单的蔬菜与茶,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的淡然态度。

最后,“大佛所传无别法,只今犹有老僧伽。”这句话总结了佛法的核心在于实践而非形式,真正的佛法传承者不论年龄,都应如老僧伽一般,坚守本心,不离正道。整首诗通过描述老道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传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心修行的赞美。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灵石修造

灵石有殿不知年,日炙风吹太可怜。

今日诸郎争著力,要令突兀在人前。

人前莫作土木见,八面浑无刀斧痕。

似此殿成安底佛,释迦弥勒是他孙。

形式: 七言律诗

建州梅仙坛

汉室中微竹生马,先生一尉何卑下。

天门九重呼不闻,避时乃作居山者。

朅来山间药道成,云轺高举风驭轻。

大溪之南古坛在,空山落日秋蝉鸣。

我寓其邻喜清旷,时来送眼风烟上。

遗丹存亡今不知,痴人且啖坛中泥。

形式: 古风

送僧上径山兼简妙喜老人(其一)

大士昨来闻出世,阿师今日又登途。

杖头倘有闲田地,寄我山头一纸书。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僧上径山兼简妙喜老人(其二)

半幅全封一字无,莫嫌者也及之乎。

还将昔日芭蕉语,写作王公十道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