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鄱阳方氏心远亭二首(其二)

柴门垂柳晓啼鸦,露径苔封芍药芽。

分得鄱阳云一半,自携春雨种黄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在心远亭周围的生动画面。首句“柴门垂柳晓啼鸦”,以“柴门”和“垂柳”勾勒出一个朴素而宁静的环境,清晨时分,乌鸦的啼叫声打破了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接着,“露径苔封芍药芽”,细腻地描绘了小径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露水,苔藓紧紧包裹着刚刚露出头角的芍药芽,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后两句“分得鄱阳云一半,自携春雨种黄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仿佛从鄱阳湖上分得了一半的云彩,又亲自携带春雨来种植黄花,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晚

春老他乡奈老何,可人红紫渐无多。

閒来绿柳坡头路,记得流莺第一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春江小景图

小艇无人载绿阴,白鸥门外笋成林。

不知多少山中雨,染得一江春雨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钱塘怀友

舟泊风林一雁声,白蘋红蓼共思君。

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其一)

欲叩禅关未有诗,满山空翠湿人衣。

竹间倚杖到西日,试问白云归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