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的静谧场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禅客内心世界的探究,展现了诗人韩偓在深夜中的宁静与孤独感受。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这两句设定了寒冷的冬夜环境,地炉上的余火微弱,梦被打断,身后的灯光被厚实的被子遮盖,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诗人侧耳倾听空旷的大殿中传来的微弱回声,这种声音如同打击石磬般清脆,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风吹过灯笼,灯光摇曳投射出影子,而腊雪则是悄无声息地积累,时间在静谧中流逝,这些都是对环境细微变化的捕捉。
"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修行者的自我满足和内心的宁静,尽管外界可能无法理解这种独处带来的满足,但对于诗人来说,这种时刻是心灵得到滋润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在世界的探讨,展现了一个深夜中的宁静与孤独,也反映出诗人韩偓对于禅意和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天遣多情不自持,多情兼与病相宜。
蜂偷野蜜初尝处,莺啄含桃欲咽时。
酒荡襟怀微駊騀,春牵情绪更融怡。
水香剩置金盆里,琼树长须浸一枝。
深院寥寥竹荫廊,披衣欹枕过年芳。
守愚不觉世途险,无事始知春日长。
一亩落花围隙地,半竿浓日界空墙。
今来自责趋时懒,翻恨松轩书满床。
关门愁立候鸡鸣,搜景驰魂入杳冥。
云外日随千里雁,山根霜共一潭星。
路盘暂见樵人火,栈转时闻驿使铃。
自问辛勤缘底事,半年驱马傍长亭。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
无人同怅望,把酒独裴回。
冻白雪为伴,寒香风是媒。
何因逢越使,肠断谪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