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关门愁立候鸡鸣,搜景驰魂入杳冥。
云外日随千里雁,山根霜共一潭星。
路盘暂见樵人火,栈转时闻驿使铃。
自问辛勤缘底事,半年驱马傍长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晨离开边塞蓝关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开篇“关门愁立候鸡鸣,搜景驰魂入杳冥”两句,通过对早晨关门外鸡鸣声的描写,以及对周遭景色的探寻,展现了行者在边塞之地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心境。"云外日随千里雁,山根霜共一潭星"两句,则是通过高飞的大雁和远处的阳光,以及山脚下的霜花与明亮的星辰之间的关系,描绘了一幅壮阔而静谧的边塞早晨景象。
接下来的“路盘暂见樵人火,栈转时闻驿使铃”两句,通过对行者途中偶尔看到的樵夫夜宿之火,以及听到的传递信息的驿站铃声,表达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通信的重要性。最后,“自问辛勤缘底事,半年驱马傍长亭”两句,则是行者对自己辛勤工作原因的自我反省,以及在长亭边策马而过的场景,表达了行者的孤独感和旅途中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苍凉与壮美,同时也反映出古代行者对于归属与自由的深刻内心独白。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
无人同怅望,把酒独裴回。
冻白雪为伴,寒香风是媒。
何因逢越使,肠断谪仙才。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
烟柳半眠藏利脸,雪梅含笑绽香唇。
渐因闲暇思量酒,必怨颠狂泥摸人。
若个高情能似我,且应敧枕睡清晨。
鼓声将绝月斜痕,园外闲坊半掩门。
池里红莲凝白露,苑中青草伴黄昏。
林塘阒寂偏宜夜,烟火稀疏便似村。
大抵世间幽独景,最关诗思与离魂。
昼漏迢迢夜漏迟,倾城消息杳无期。
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
自笑计狂多独语,谁怜梦好转相思。
何时斗帐浓香里,分付东风与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