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
未谙鸣摵摵,那似卷翻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风雨过后的荷池景象。"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荷叶在风雨之后更加繁盛,覆盖着池面,给人以丰饶的感觉。"未谙鸣摵摵, 那似卷翻翻"则通过对蛙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也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拟声词,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
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罫布畦堪数,枝分水莫寻。
鱼肥知已秀,鹤没觉初深。
非铸复非镕,泓澄忽此逢。
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