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赏析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其中“自有人知处, 那无步往踪”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 隐逸山林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寻找一处只有少数人知晓的隐秘之地,以此来逃避尘世的喧嚣和束缚。"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不愿意被四壁所限,而是希望面对着那绚烂如花般的景色沉醉其中。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状态的情怀。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
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罫布畦堪数,枝分水莫寻。
鱼肥知已秀,鹤没觉初深。
非铸复非镕,泓澄忽此逢。
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