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鲁漕途中喜雪

陡觉同云翳四山,捲帘聊复望江干。

举头喜见迎春雪,抱膝从教彻地寒。

预卜丰穰知岁乐,潜消瘴疠想民安。

一樽正欲同清赏,咫尺胡为会合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突然间觉得四周的云彩遮蔽了群山,我拉开窗帘随意眺望江边。
抬头看见飘落的春雪,抱着膝盖任由寒冷侵袭。
预先预料今年丰收,知道人们生活会快乐,暗自希望消除疾病,百姓安居乐业。
我正想与你一同欣赏这清冷的景色,近在咫尺为何却难以相聚。

注释

陡觉:突然感到。
同云翳四山:四周的云彩遮蔽了山峰。
捲帘:拉开窗帘。
聊复:随意。
江干:江边。
举头:抬头。
迎春雪:春雪。
抱膝:抱着膝盖取暖。
彻地寒:极寒。
预卜:预先推测。
丰穰:丰收。
岁乐:人们生活快乐。
潜消:暗中消除。
瘴疠:疾病。
民安:百姓安宁。
一樽:一杯酒。
清赏:清冷的景色。
咫尺:近在咫尺。
胡为:为何。
会合难:难以相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雪景图卷,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喜悦而宁静的心境。

首句“陡觉同云翳四山”中的“陡觉”,意指突然感觉到,表达了诗人对于雪景突如其来的发现与欣赏。"同云翳四山"则形象地描绘了四周的山峦被厚重的云雾和白雪所覆盖,与天相接的情景。

“捲帘聊复望江干”中,“捲帘”指的是卷起窗前的幕帘,"聊复"意味着再次地,表达了诗人不厌其烦地欣赏外面的雪景,而“望江干”则是说诗人的视线延伸到了江边的干涸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举头喜见迎春雪,抱膝从教彻地寒”,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初春降雪的喜悦之情,以此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另一方面,“抱膝”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安坐沉思的姿态,而“从教彻地寒”则暗示了这种静谧中蕴含着深远的哲理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在“预卜丰穰知岁乐,潜消瘴疠想民安”这两句中,“预卜丰穰”意味着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未来的丰收与否,而“潜消瘴疠”则是说内心的烦恼和疾病在这种静谧中得到了缓解。最后的“想民安”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平安的美好愿望。

末尾两句“一樽正欲同清赏,咫尺胡为会合难”,其中,“一樽正欲同清赏”描绘了诗人想要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的意愿,而最后的“咫尺胡为会合难”则表达了一种对未能如愿与友人共度时光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雪景的描写,传递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宁静以及对自然和谐相处的哲思,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难以实现的社交之情的惆怅。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鲁漕喜雨韵

下车逢好雨,清兴一何长。

暑退郊原爽,风生院落凉。

登楼延夜月,绕树探秋香。

况得陪诗社,从容乐岁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楼大防韵

嗟余本何人,累然居海峤。

家世业为农,有田在岩窔。

春到耦妻耕,寒来从母漂。

屋角日诛茅,杖头时荷蓧。

迨冠知读书,聊为起家兆。

有琴既无弦,有剑亦无鞘。

侥倖厕末科,安敢缀天彯。

但期窃斗升,活此老与少。

岂谓暮年中,亦误蒙收召。

曾未著微劳,遽使登华要。

自度老无能,共知愚不肖。

纵未遭人非,难逃天日照。

傥不速休官,宁免渊明笑。

矫矫渊明贤,千载谁能绍。

瓶粟虽无储,风标松比峭。

诗篇虽不多,笔力天与妙。

顾余岂能诗,微吟蚯蚓窍。

可笑不自量,辄欲赓高调。

贰车真豪英,逸如千里骠。

又如礼乐器,肃然在宗庙。

有美颀而长,视容清且瞭。

自应辅明时,与国增光耀。

胡为佐一州,从容陪坐啸。

乘兴来湖山,欲看余把钓。

濯足玩水云,纵目观野烧。

喜余和陶作,举杯为余釂。

草具虽萧疏,亦复为余嚼。

余已学渊明,公方跂周召。

出处既不侔,无由远相叫。

愿公保令名,求贤行有诏。

形式: 古风

咏海棠

古人花谱名浮实,独有海棠真第一。

我家千树足奇花,晚得此花尤杰出。

每逢春色鼎来时,争逞新妆媚晴日。

浑如酒晕入香腮,宛似胭脂施玉质。

雨后妖娆倍有情,天然富贵曾无匹。

夜深烛下更端相,睡起还疑春思郁。

老来百事尽疏慵,颇喜与花时款密。

岂知牢落向江城,骤尔乖离心若失。

试从僻陋强搜寻,偶得一株天所乞。

纤枝虽瘦不禁春,亦有花光相照拂。

一时游子睹争先,共叹凡花难跂及。

愈令倦客忆故园,不觉泪沾衫袖湿。

形式: 古风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拙句呈诸友亲聊以纪一时之胜云

北山万仞罗翠屏,下有湖水镜面平。

山影静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几岁,居人日日常经行。

但知湖水鸭头绿,谁人向此含幽情。

我来正值秋容媚,野旷天空风物清。

烟横木末斜阳晚,云散溪头明月升。

放舟直入波深处,水鸟窥人元不惊。

天晴水暖鱼亦乐,时见泼剌波间鸣。

持竿举网忽有得,满座欢呼山岳倾。

水面黄花更堪爱,盈盈伫立如娉婷。

栗玉簪头红一点,随风翠带还相萦。

兴来不觉千钟尽,众宾皆醉无一醒。

渔榔敲罢棹歌起,十里犹闻笑语声。

谪仙死后无此乐,我今此乐真难并。

人生适意未易得,此湖从此宜知名。

要配北山长不朽,酹酒更告山之灵。

我欲结茅湖上住,尽使湖光入户庭。

枕流漱石过一世,不妨清处时濯缨。

更酿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

夜夜扁舟同载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