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东涉千堆垄至射亭宿黄氏新馆

姑山锁灵坛,千阜如堆玉。

山回路转间,射亭见新筑。

主人雅好事,借我南窗宿。

一梦到无何,梦觉黄粱熟。

形式: 古风

翻译

姑山环绕着神圣的道坛,无数山峰堆积如玉般洁白。
在曲折的山路中前行,忽然看见新建的射亭。
主人高雅且好客,让我借住在南窗边。
我在梦中游历至无何乡,醒来时发现梦境中的黄粱米饭已煮熟。

注释

姑山:指代一座神圣的山。
灵坛:道教或神秘主义中的圣地。
堆玉:形容山峰洁白如玉。
射亭:古代用于练习射箭的场所。
新筑:新建的。
主人:这里的主人,可能是道观的住持或者地主。
雅好:高尚的爱好,此处指主人好客。
南窗:中国古代房屋常有南向的窗户,寓意阳光和温暖。
宿:过夜,住宿。
黄粱熟:出自《枕中记》,比喻虚幻的美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途经麻姑山,目睹众多小丘如同堆积的玉石,沿着蜿蜒的道路和转弯的山势,来到了射亭。在那里,旅人见到一座新修建的亭阁,这个亭阁是主人黄氏所筑。诗中的主人热爱美好之事,因此邀请旅人在南窗下过夜。

诗中通过“一梦到无何,梦觉黄粱熟”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意境。这里的“无何”指的是一个虚幻的地方,而“黄粱”则是古代煮粥时用来指示粥已煮熟的一个小工具。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写,以及梦境与现实之间的交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怀。

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宋代词人常用的婉约流畅的手法,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御书东坡雪诗石刻

残更皎月垂半破,西邻促席寒威挫。

风流玉局老坡仙,雪夜清吟蹑郊贺。

流落人间古锦囊,帝恐天丁下取将。

赓歌馀暇染宸翰,奎壁昭回龙凤翔。

我公稽首拜嘉惠,勒以坚珉贻万世。

捲旗拟入蔡州城,传呼夜示吴元济。

形式: 古风

悲秋(其一)

秋色遽如许,客心徒自惊。

盈盈露花泣,策策风树鸣。

别影讵可吊,强怀不能平。

轩车几时还,恻怆难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悲秋(其二)

沄沄西江水,送我沙边舟。

当时送行客,勉我无久留。

晤言宛如昨,庭叶忽再秋。

人生寸心违,何以消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谢人惠油炭(其一)

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

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

檠短无馀辉,囊空无留钱。

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

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