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秀才赴举

乡赋鹿鸣篇,君为贡士先。

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

海雨沾隋柳,江潮赴楚船。

相看南去雁,离恨倍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你写下乡间的颂歌,作为贡士你走在前面。
你在夜晚梦见自己如才子般挥毫泼墨,如同当年弃繻求仕的少年。
海上的雨打湿了隋朝的垂柳,江潮涌动,仿佛要奔赴楚地的船只。
我们一同看着南飞的大雁,离别的愁绪更让人心酸落泪。

注释

乡赋:乡村的颂歌。
鹿鸣篇:以鹿鸣比喻人才的选拔。
君:你。
贡士:古代科举考试中被推荐参加殿试的人。
先:领先,居首。
新经:新的经书,可能指科举考试的考题。
梦笔:梦中写作,形容才思敏捷。
夜:夜晚。
弃繻年:弃繻,古时学子投繻于门外表示弃文从武,这里比喻年轻有才。
海雨:大海之上的雨。
隋柳:隋代的柳树,借代历史或故乡。
江潮:江水的潮汐。
楚船:楚地的船只,可能象征远方或仕途。
相看:相互注视。
南去雁:向南飞的大雁,象征离别。
离恨:离别之苦。
倍潸然:更加感伤落泪。

鉴赏

诗中的“乡赋鹿鸣篇”指的是古代乡试中的一种文体,表明诗人对文学的重视和擅长。"君为贡士先"则表示郭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物。

"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郭秀才文学才能的赞赏。"新经"可能指的是最新的学术成就或文艺作品,而"梦笔夜"则暗示这些作品是在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状态下完成的,显示出作者的勤奋和才华。"才比弃繻年"进一步强调了郭秀才的文学才能超越了常人,甚至可以与古代著名诗人相提并论。

接下来的两句"海雨沾隋柳,江潮赴楚船"则是对即将远行的郭秀才表示依依惜别之情。"海雨"和"江潮"都是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隋柳"和"楚船"则分别与历史上的故事有关,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深度和离别的情怀。

最后两句"相看南去雁,离恨倍潸然"表达了诗人对郭秀才离别时的不舍和哀伤之情。"相看南去雁"中的"南去雁"指的是飞向南方的大雁,它们的出现往往象征着季节变换和离别,增添了一种秋天的寂寥感。而"离恨倍潸然"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哀伤之情。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送崔明府赴青城

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

远雾开群壑,初阳照近关。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

当似遗民去,柴桑政自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哭张融

早岁能文客,中年与世违。

有家孀妇少,无子吊人稀。

穗帐尘空暗,铭旌雨不飞。

依然旧乡路,寂寞几回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夏日寄东溪隐者

日华浮野水,草色合遥空。

处处山依旧,年年事不同。

闲田孤垒外,暑雨片云中。

惆怅多尘累,无由访钓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夏夜西亭即事寄钱员外

高亭宾客散,暑夜醉相和。

细汗迎衣集,微凉待扇过。

风还池色定,月晚树阴多。

遥想随行者,珊珊动晓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