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明府赴青城

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

远雾开群壑,初阳照近关。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

当似遗民去,柴桑政自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清冷的冬日,皇帝出行,经过蜀道中的青翠山峦。
远处的雾气散开,露出群山峡谷,初升的阳光照亮了附近的边关。
结霜的深潭上漂浮着紫色的海藻,积雪的栈道环绕着青山。
这情景仿佛让我想起遗世独立的隐士,柴桑之地的生活自然悠闲。

注释

清冬:寒冷的冬天。
宾御:皇帝出行。
蜀道:四川的道路,这里指山路。
翠微:青翠的山色。
远雾:远处的雾气。
群壑:众多山谷。
初阳:刚刚升起的太阳。
近关:附近的边关。
霜潭:结霜的深潭。
紫菜: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比喻为紫色的藻类。
雪栈:覆盖着雪的栈道。
青山:青翠的山。
遗民:遗世独立的人,指隐士。
柴桑:地名,在江西,陶渊明曾在此居住。
政自闲:自然悠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川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高远脱俗的氛围。

其中,“远雾开群壑,初阳照近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早晨山谷中薄雾渐散、阳光逐渐洒落于山峦之间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也为全诗设定了一种静谧与神秘的基调。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两句,则通过霜花在水面漂浮和积雪围绕青山的意象,强化了冬日山野的清冷与静美。同时,这种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彷佛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心境。

最后,“当似遗民去,柴桑政自闲”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离别后的情感寄托。这里的“遗民”暗示了朋友仿佛成为了世外桃源中的遗民,而“我”则是留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通过这种设定,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红尘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既美好又带有些许忧郁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哭张融

早岁能文客,中年与世违。

有家孀妇少,无子吊人稀。

穗帐尘空暗,铭旌雨不飞。

依然旧乡路,寂寞几回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夏日寄东溪隐者

日华浮野水,草色合遥空。

处处山依旧,年年事不同。

闲田孤垒外,暑雨片云中。

惆怅多尘累,无由访钓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夏夜西亭即事寄钱员外

高亭宾客散,暑夜醉相和。

细汗迎衣集,微凉待扇过。

风还池色定,月晚树阴多。

遥想随行者,珊珊动晓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旅次汉故畤

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

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