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牛浴小港

群牛见水身半湿,水浅泥深踝全入。

摇头摆尾缓缓游,群牛相呼卒未休。

牧童在旁短鞭指,童既无言牛渐迩。

人牛两忘日自长,水茫茫兮禾苍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群牛在小港中沐浴的情景。诗人以“群牛见水身半湿,水浅泥深踝全入”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牛群对水的渴望与水的深浅不一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勾勒出牛群踏入水中时的动态和状态。接着,“摇头摆尾缓缓游,群牛相呼卒未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牛群在水中悠然自得的场景,通过“摇”、“摆”、“游”、“呼”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牛群在水中的悠闲与和谐。

“牧童在旁短鞭指,童既无言牛渐迩”则转而描写牧童的角色,他站在一旁,手持短鞭,但并未驱赶牛群,而是让它们自由地享受沐浴的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最后,“人牛两忘日自长,水茫茫兮禾苍苍”两句,以广阔的视角收束全诗,不仅描绘了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和谐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群牛沐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美好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多稼亭

前年毗陵登多稼,万顷黄云在亭下。

断碑依壁毫发微,击壤老人歌圣化。

今年负丞到会稽,州园瓦影碧参差。

中有一亭容数客,郁郁两字标璇题。

吾闻国以民为本,民向东郊事耕垦。

与民同乐识见高,秋成沽酒来游遨。

形式: 古风

山中老人送蕙花山荷叶因成长句

山中老人久不见,忽然遇我清溪滨。

手把幽蕙数十本,清香袭袭侵衣巾。

向来我曾著数语,定是久闇蛛蝥尘。

老人详说种蕙法,泥酥沙软水力平。

乱山深处少人迹,敛藏不耀席上珍。

即今得登君子堂,蔼然能被天地仁。

小盆别种山荷叶,种时近水开晚春。

青青之色亭亭立,似与巴豆为弟兄。

不然太华山头种,小变厥初翻样新。

草木至微同是性,出处一异亏本真。

老人前身恐是郭,随缘衣饭甘淡泊。

尔雅读书吾未能,聊为老人书大略。

形式: 古风

明月堂闻松风

此去中秋才七日,明月堂前秋可即。

山深水远断人踪,僧云居此探消息。

老松夭矫双凤翔,翠色依月新凝光。

神仙所居无乃是,我来访古摩藓苍。

夜长月正当窗白,风入松梢声划划。

娥江元自通涛江,脱似江潮撼僧床。

君不见东坡先生豪一世,寄语重门休便闭。

胸中吐出黄初诗,诗势如潮夐无比。

又不见后山居士真仙人,每遇奇观精神生。

悠悠江水流不尽,晚日浮沈潮势平。

披衣起坐寂无语,松影参差复如故。

风声四散不暂停,遥见江流趁东去。

形式: 古风

简曾舜卿

三十五日不见君,今番宠访又三旬。

喜君风度胜似旧,未暇取酒细论文。

西关之西蒋湾北,随分各有数间屋。

只待梅花摘索开,共君清赏意自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