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辞(其二)

长天滑如纸,皓月寒如水。

今人成古人,人生复能几。

顾此清凉夜,此情不自已。

聊以写怀抱,黯黯泣神鬼。

所泣复何言,已矣复已矣。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空如纸般平滑,明亮的月亮冷若清水。
现代人终将成为过去,人的生命又能有多少次轮回呢。
面对这宁静清凉的夜晚,我内心的情感无法抑制。
姑且借此抒发情怀,幽深的情绪令神鬼也为之动容。
我哭泣又该说什么呢,罢了,一切终将过去。

注释

长天:广阔的天空。
皓月:明亮的月亮。
成古人:成为过去的人。
复能几:还能经历几次轮回。
清凉夜:宁静的夜晚。
此情:内心的情感。
怀抱:情感或想法。
黯黯:幽暗、深沉。
泣神鬼:感动神鬼。
已矣:算了,完了。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秋宵辞(其二)》。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短暂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

"长天滑如纸,皓月寒如水。" 这两句以鲜明的形象描绘出秋夜的清冷与广阔,天空如同平滑的纸张,明月则像寒冷的流水一般。这样的景色,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激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今人成古人,人生复能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如同历史上曾经繁华一时的人们,今日之我也将成为历史,人生的长度又能有多少呢?

"顾此清凉夜, 此情不自已。聊以写怀抱,黯黯泣神鬼。" 诗人在这宁静而清凉的秋夜中,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之情。他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怀抱,泪水涟涟,仿佛连那些不解人间疾苦的神灵也都感动了。

"所泣复何言,已矣复已矣。" 最后两句诗人的语气中带着一种无奈和宿命的接受。他问自己,为何还要再说什么呢?一切都已经发生,不必多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秋宵辞(其四)

空山寂无人,出门但明月。

悲哉谁与论,对此一愁绝。

清露袭衣裳,凉风逼毛发。

泪雨忽复晴,愁云悄自灭。

顾影青松下,此意在绛阙。

形式: 古风

秋宵辞(其八)

孤月明秋空,清影跨洞门。

彼美婵娟姿,的是姮娥魂。

凄然到书帙,茕然入酒樽。

不归广寒家,夜游天子园。

无人知此怀,惊烟笼啼猿。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秋宵辞(其五)

长天与远水,极目烟冥茫。

暮鸿孤悲鸣,霜林万叶黄。

倚松望翠微,数点寒萤光。

吾非长夜魂,堕此寂寞乡。

衷情凭谁诉,空山草木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宵辞(其十一)

佳人遽成古,冰魂唤不应。

料得冥冥中,怜我身如僧。

松间一太息,树吼苍云崩。

幽愁积如山,心上一层层。

成连与瓠巴,枯骨悲荒陵。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