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

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

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和气自悠扬。

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

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

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问候山中的孩子,何时能离开竹林深处。
身着兰花衣,腰系蕙草带,独自站立在万丈山岗。
头顶是无边的蓝天,脚下是缭绕的白云,和煦的气息自由飘荡。
一阵东风吹来,灵雨洒过南塘。呼唤山神,悼念河神,等待东方的主宰。
华丽的宫殿和紫色的宫阙为何漂浮在水面中央。
长久地眺望,期待如龙舟般威严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伴随着箫笛钟鼓的乐声。
我将仰望北斗指引,你也将瞄准天狼星射击。

注释

山阿:山的拐角或山间。
幽篁:深竹林。
兰衣:以兰花装饰的衣服。
万寻:极言山之高。
荡荡:广阔无垠。
霭霭:云雾缭绕。
东皇:古代对东方主宰的称呼,如太昊、太阳神。
宛在:仿佛在。
龙辀:古代帝王乘坐的装饰有龙纹的车。
箫钟交鼓:箫笛和钟鼓的合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水调歌头(其一)》。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山阿子之间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意愿。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向山阿子发出邀请,共同脱离尘世的羁绊。

“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这里的“兰衣”和“蕙带”象征着高洁和清净,诗人希望山阿子能代表他站在万仞高冈之上,俯瞰尘世。

“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和气自悠扬。”这一段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高远志向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随后,诗人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为诗增添了一抹生机。

“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召唤和敬畏之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希望超越凡尘,与更高层次的存在对话的愿望。

“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这里的“朱宫紫阙”指的是皇家宫殿,而“水中央”则象征着世俗纷争的中心。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不屑。

“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这一段描绘了一种宏伟壮观的场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高远目标和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结尾处,诗人与山阿子一起联想到星辰,北斗象征方向,天狼则是遥远而神秘的存在。通过这种超越现实空间的想象,诗人强调了彼此之间精神上的相通和追求。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深邃的情感和精美的辞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

谁与玩芳草,公子未西归。

天然脱去雕饰,秋水落芙蕖。

发轫朝兮东壁,弭节夕兮西极,故国入踌躇。

梦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鸩不好,凤不利,忆三闾。

算来何事,苦道岁晏孰华余。

首拜东皇太乙,复次云君司命,高曳九霞裾。

山鬼正含睇,慕我欲何如。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客有言存心者,未得其序,因赋

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

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

行尽武陵溪路,忽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

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举全体,既尽得,要敛收。

勿忘勿助之际,玄牝一丝头。

君看天高地下,中有鸢飞鱼跃,妙用正周流。

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五)客有言持志者,未知其用,因赋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

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

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特立浮云外,大块可齐驱。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

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立处孤峰万仞,袖里青蛇三尺,用舍付河图。

晞汝阳阿上,濯汝洞庭湖。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汉宫春

春色平分,甚偏他杨柳,分外风流。

夭桃自适其适,一笑还休。

可怜仙李,对东风、却少温柔。

争奈得、海棠妆点,向人浑不知羞。

谁觉韶华如梦,到酴醾开后,莺语供愁。

天教姚黄晚出,贵与王侔。

花中隐者,有春兰、秋菊俱优。

须是到、溪山清冻,江梅香喷枝头。

形式: 词牌: 汉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