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上天竺天仙阁

久厌朝市冗,粗能忘盖缠。

头依梵呗地,行结西方缘。

山前种香稻,山下流清泉。

此地既岑寂,此心良泰然。

法师清净观,招我修初禅。

斯言倘不践,何路休馀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逃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他厌倦了都市的繁忙与束缚,渴望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诗中提到的“梵呗”和“西方缘”,暗示了他对佛教教义的向往与实践。他不仅在山前种植香稻,享受自然的馈赠,还利用山下的清泉,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氛围。

“此地既岑寂,此心良泰然”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远离尘世喧嚣之地的喜爱与满足感。他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心境平和而安详。

接着,诗中的“法师清净观,招我修初禅”部分,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互动。法师邀请他一同修行,体验佛教中的初禅境界,进一步深化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最后,“斯言倘不践,何路休馀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实践佛法深感遗憾的心情。他意识到,如果不踏实地去实践这些修行之道,那么余生将无法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到超脱的心灵之旅,以及对佛教精神的深切向往与实践。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泰叔

志士有不遇,繇来多感伤。

末途长悯默,往事委冥茫。

偃蹇乾坤外,推移日月长。

初心寄林壑,何事袭轩裳。

才地惭前辈,文华笑老苍。

讨论聊自适,仕进亦惟惶。

直欲驰千里,宁谁出一乡。

典谟窥禹契,教化识轩唐。

不信时难驾,焉知命弗将。

士虽殊用舍,吾岂托炎凉。

宝剑埋霜镝,明珠称夜光。

三公犹可去,一命孰难忘。

壮节深无累,高歌咏更锵。

振衣辞旦望,逸迹寄朱张。

管库心何愧,江湖幸退藏。

朝辞汴师日,夜渡浙河霜。

故国寻仙路,当年结客场。

二毛虽老丑,一醉乃寻常。

花圃风生席,云斋月满床。

清歌怜落落,高论接琅琅。

谁谓羁游地,还陪君子觞。

众推朋好厚,不间弟兄行。

斟酌南堂夜,逍遥甬水阳。

长篇荷高意,他日结离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庭柏

郁郁庭下柏,何年移此栽。

虽然失地性,本自凌云材。

不复鸾凤集,空馀鸟雀来。

谁为许长史,拔宅去尘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竹轩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锁碎,秋风撼琅玕。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形式: 古风

黄鹂一声

阴阴三四木,官舍悄无邻。

何处黄鹂啭,来惊白发新。

浪随殊俗过,可负旧山春。

自笑亲香火,看经作钝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