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二首(其三)

南山有众盈筹,总是佛祖冤雠。

一夏资粮尚少,岂容坐视无谋。

长安城里,芳草渡头。

赖有作者,为我希求,要使个个饱饫而优游。

忽然遇维摩居士东指西指,又且如何对酬。

一言才勘破,笑倒老金牛。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翻译

南山中有众多的信徒聚集,他们都是佛祖的敌人。
即使一个夏天的供粮都还短缺,怎能坐视无计可施呢。
在繁华的长安城中,河边的渡口绿草如茵。
幸好有智者存在,为我寻求解决方案,让每个人都能丰衣足食、生活安逸。
突然遇到维摩居士,他指点迷津,又该如何应对回应。
一句话就让我豁然开朗,连老金牛都被逗笑了。

注释

南山:指代佛教圣地南山。
盈筹:众多信徒。
佛祖:佛教中的最高神。
冤雠:敌人。
资粮:生活所需或精神粮食。
岂容:怎能允许。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芳草渡头:景色优美的渡口。
作者:智慧或有能力的人。
希求:寻求解决办法。
饱饫:充足满足。
优游:悠闲自在。
维摩居士:佛教中的高僧。
东指西指:指点迷津。
勘破:看透,领悟。
老金牛:比喻固执的人。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南山的佛门景象开篇,暗示了佛法与世间纷争的关系。"南山有众盈筹,总是佛祖冤雠",形象地描绘出佛门弟子众多,仿佛卷入了一场未解的恩怨之中。接着,诗人指出僧众们的夏季资粮匮乏,表达了对僧众生活的关切和对无计可施的忧虑。

"一夏资粮尚少,岂容坐视无谋",强调了解决眼前困境的紧迫性,不能坐视不理。接下来,诗人的视线转向了繁华的长安城和渡口的芳草,暗示着世间繁华与佛门清苦的对比,也期待有智者能为僧众寻求出路。

"赖有作者,为我希求,要使个个饱饫而优游",表达了对有识之士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帮助僧众过上丰足而自在的生活。然而,维摩居士的出现带来了转折,他的指点让诗人豁然开朗,"忽然遇维摩居士东指西指,又且如何对酬",暗示着智慧的启示即将带来解决方案。

最后两句"一言才勘破,笑倒老金牛",描绘了诗人瞬间领悟到答案,如释重负,甚至忍不住笑出声来,形象地传达了禅悟的喜悦和解脱的轻松。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深意,既有对僧众生活的关怀,也有对智慧引导的赞美。

收录诗词(151)

释妙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二首(其一)

空兮空兮无背面,拈起豁然成两片。

搭向南屏山角头,千古万古少人见。

要见么,金乌飞上琉璃殿。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偈颂八十五首(其六十九)

红日升兮,慧目明而不晦。

白云吐兮,慈容露而不遮。

林木交加兮胸题卐字,峰峦重叠兮足蹑千花。

好个天然古释迦。

若谓今朝始诞梵王家,苦哉佛陀耶,苦哉佛陀耶。

形式: 偈颂

偈颂八十五首(其八十四)

辊雪峰毬,打禾山鼓,露柱灯笼齐作舞。

引得老丰干,倒跨南山虎。圣人作,万物睹。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偈颂八十五首(其八十二)

烟横大野,雁篆长空。

玉露滴开八枝九枝黄菊,金风剪下三片两片丹枫。

吾家生涯,虽然冷淡,取之无禁,用之无穷。

形式: 偈颂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