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十六)

渐省虚名理,真求一味清。

目前皆是景,心内蕴长生。

白露秋催促,红花叶自轻。

物情归即悟,疑滞两无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渐渐明白名誉不过是虚幻,真心追求的只是纯粹的清静。
眼前的一切都是风景,内心深处蕴含着永恒的生命。
秋天的白露催促着万物变化,红花的叶子自然地凋零。
顺应事物的本性就能领悟,疑惑和停滞都将无法留存。

注释

渐省:逐渐明白。
虚名:虚幻的名声。
理:道理,真理。
一味:单一,纯粹。
目前:眼前。
皆:都。
景:风景,景象。
心内:内心。
蕴:蕴含。
长生:永恒的生命。
白露:秋天的露水,象征季节变化。
秋催促:秋天推动万物变化。
红花叶:红花的叶子。
自轻:自然地凋落。
物情:事物的本性,自然规律。
归即悟:回归自然就会领悟。
疑滞:疑惑和停滞。
两无成:无法留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赵桢所作,名为《逍遥咏》。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他对于生活纯净本质的追求。

“渐省虚名理,真求一味清。”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化,以及对内心纯洁状态的渴望。"目前皆是景,心内蕴长生" 则显示了诗人观察自然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寻找精神上的长久寄托。

“白露秋催促,红花叶自轻。”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露水滋润而秋意渐浓,花瓣纷飞而无需强求。这种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转瞬即逝的感慨。

“物情归即悟,疑滞两无成。”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事万物最终都能达到理解和觉悟的信念,同时也指出了在这种理解中,不再有疑惑和困扰。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内心澄明的意境。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十九)

知来秘法谕恒沙,须是铅开汞上花。

烧鍊勿令伤血脉,凡情散乱损黄牙。

离男合度分明说,坎女和同不用誇。

大矣日中成九转,红浆一饮到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逍遥咏(其十九)

逍遥但信莫狐疑,天自高兮地本卑。

晓取声闻归至道,从来法则尽如斯。

物情运化真纯理,谩说周遮问不知。

性识贤愚俱一体,善缘恶业影相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逍遥咏(其十八)

利钝犹根性,无缘枉用心。

邪求皆是相,正定理玄深。

巧拙高含识,轻浮力不任。

大乘通语默,稽古便知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逍遥咏(其二)

鹤骨岩岩混世间,不侵寒暑似童颜。

精神爽丽方干典,举步如飞思虑闲。

起坐问他修鍊法,乱将词理勿交关。

生来静却凡愚见,又说三仙有大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