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六年永州卫屯丁保状歌

西南残局支龙虎,天香吹坠安隆所。

时在民餐竹实年,征徭难缓屯田户。

剩牍飘零纪僣朝,潇江乌合尚喧嚣。

晋王空慕沙陀节,一入滇池焰尽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南地区战乱后的残破景象,以永历六年(南明永历帝年号)的永州卫屯丁生活为背景。"支龙虎"象征着局势动荡不安,如同残局中的龙争虎斗;"天香吹坠安隆所"暗示了皇权衰落,昔日繁华不再,安隆所(可能指某个宫殿或重要地点)的香烟已飘散。"民餐竹实年"揭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只能以竹子为食,征徭繁重使得屯田户苦不堪言。

"剩牍飘零纪僣朝"表达了对前朝遗迹的感慨,那些记录着僭越行为的文书散落各处,显示出历史的混乱与沧桑。"潇江乌合尚喧嚣"则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乌合之众在潇江边喧闹不已。

最后两句,"晋王空慕沙陀节,一入滇池焰尽消",以晋王(可能指地方势力)仰慕沙陀(唐代少数民族)的英勇事迹,但当他们试图效仿进入滇池(云南地区)时,其势力如火焰般迅速消退,寓意着他们的野心和企图最终未能得逞,也暗示了明朝遗臣的无力抵抗和南明政权的衰败。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变迁。

收录诗词(23)

宗稷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金冬心徵君临东汉华山庙碑为武筠庄所藏黄小松旧藏本

金天豁西爽,浩浩郁空翠。文肖清明姿,实?炎汉世。

郭香察蔡书,延熹八年事。

是名华岳碑,海内本存二。全者宋漫堂,者王无异。

冬心为合模,神物乃一致。

未徵玉虹刻,欣见稽留字。

想其运笔飞,挥洒出灵气。

突如蛟龙跃,赫名风雨至。

离披袅藤萝,横扫逞锋势。

黑疑偃松状,自得垩帚意。

近楷并近草,更忘作分隶。

双钩既远胜,重镌翻不逮。

半璧落秋盦,残芬剩巾笥。

谁谓金司农,乃逢李都尉。

帖同传砚重,珍比藏经遗。

到眼足称福,餍心乍知昧。

书此豹斑余,聊以当题识。

形式: 古风

赠左匡叔归桐城

方君植之能说子,古貌雄情无与比。

偶然折券散千金,三冬无褐心不耻。

蒙眬世事若无意,要最千年看如咫。

五胜新推十六家,一日曾行三百里。

朅来为客至江南,憔悴儒冠尚如此。

马生与君意气亲,得钱沽酒为佳宾。

酒酣叹息新知乐,客子逢人喜任真。

当途之子多羞贫,熟视自循头上巾。

不如南亩还收身,青鞋布袜谁能驯。

方君方君亦偪泰,千言不如十斛麦。

等是东西南北人,送尔江头独归客。

形式: 古风

赠钮非石

散尽黄金鬓改玄,独余翰墨得留连。

时追苦县光和体,不奏《甘泉》泰畦篇。

欲借方言行问字,更从《齐物》证忘筌。

世途何限乌焉马,鸟迹那禁有变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叠韵诗汪均之得其手稿墨迹二首共一纸纸残一角虞山钱宗伯补以细字叠东坡原韵(其一)

东坡昔作骑鲸游,斯文冥冥若长夜。

传流片纸万牛回,想见挥毫一鸟下。

细看浓抹如眉阔,肯使奇才任胸泻。

谪宦虽成蜀党魁,悲歌不作湘累亚。

庙堂无地能尔容,风月在天从我借。

经冬山竹碧初老,驻春海棠红未谢。

典窜岂因模禊帖,敖游自喜依僧舍。

往事真成牛角花,余甘幸比虎头蔗。

眼前清景过始知,身后高名生可怕。

作诗一笑公应闻,当日好官谁复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