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其二)

洛水留人一向乾,雪泥溢路十分寒。

送行我岂无樽酒,多难君知久鲜欢。

回首祇应怜老病,凌风争看试轻翰。

到家定见嵩阳老,问我衰迟未解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洛水似乎要留住行人直到天干,路上积雪如泥,分外寒冷。
尽管我有酒为你的远行送行,但在多灾多难的日子里,你我长久以来都很少有欢乐时光。
回望过去,只感到可怜的是衰老和疾病,面对风中,你将尝试展翅飞翔。
当你回到家中,一定能见到嵩阳的老友,他们会问起我是否因为衰老而仍未解除官职。

注释

洛水:洛河。
乾:尽,完。
溢路:满路。
十分寒:非常寒冷。
樽酒:盛满酒的杯子,指酒。
多难:艰难困苦。
鲜欢:少有的欢乐。
祇应:只应,只会。
怜:怜悯,感慨。
老病:年老体弱。
凌风:迎风,逆风。
轻翰:轻盈的羽毛,比喻轻松的行动。
嵩阳老:嵩山的老朋友。
衰迟:衰老迟缓。
解官:解除官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好友吕由庚推官离职返回洛阳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仕途多舛的感慨。首句“洛水留人一向乾”,以洛水比喻时光匆匆,暗示离别之感;“雪泥溢路十分寒”则描绘了冬日道路的艰难和气候的寒冷,寓言友人归途的艰辛。

“送行我岂无樽酒”,诗人表达自己虽有美酒相赠,但因时局和个人境遇,难以尽兴欢饮。“多难君知久鲜欢”进一步揭示了友人所经历的困苦,感叹他的欢乐时光稀少。接下来,“回首祇应怜老病”,诗人想象友人回望此地,或许只有对自己衰老多病的感慨。

“凌风争看试轻翰”借“凌风”和“试轻翰”(意指在风中挥毫)描绘友人离去的情景,寄寓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期待。“到家定见嵩阳老”,“嵩阳老”可能指的是故乡的老友或亲人,诗人关心友人到家后是否会受到他们的关怀。

最后,“问我衰迟未解官”,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坎坷的关切,询问他是否因为年迈体衰而未能得到更好的官职。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牵挂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

长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马列旌旄。

才多莫厌官无事,郡小不妨名自高。

庶子定应牵赋咏,醉翁聊复继游遨。

试寻苦战清流下,要识经纶帝业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张恕朝奉南京签判二首(其一)

楚蟹吴柑初著霜,梁园官酒试羔羊。

老如计相非无齿,清似留侯未却粮。

杖屦稍通宾客过,殽蔬要遣子孙尝。

诏书委曲如公意,幕府新除朱绂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张恕朝奉南京签判二首(其二)

朱绂还家罢倚门,留都无事最宜亲。

下车趋走惊邻舍,决狱平反慰老人。

相见只今多邂逅,旧游他日半埃尘。

何年重起扁舟兴,会作东湖十日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宪司理还新喻

采芹芹已老,浴沂沂尚寒。

蒯缑长叹息,苜蓿正阑干。

黄卷忘忧易,青衫行路难。

归耕未有计,且复调闲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