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宪司理还新喻

采芹芹已老,浴沂沂尚寒。

蒯缑长叹息,苜蓿正阑干。

黄卷忘忧易,青衫行路难。

归耕未有计,且复调闲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芹菜已经老去,冬天的沂水还很寒冷。
蒯缑(古代琴瑟的弦)之人发出长长的叹息,苜蓿(一种草本植物)的茎叶稀疏零落。
沉浸在书卷中可以暂时忘却忧虑,但穿着青衫(低级官吏的服装)出行却困难重重。
回归田园还没有计划,暂且先调整到一个清闲的官职。

注释

芹:芹菜。
老:衰老,枯萎。
浴沂:在沂水沐浴,指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春天的沂水中洗澡。
尚:仍然。
蒯缑:古代的琴瑟之弦。
叹息:哀叹,感慨。
阑干:稀疏,零落。
黄卷:泛指书籍,这里指读书。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
归耕:归隐田园,从事农耕。
计:计划,打算。
调闲官:调整到一个较为清闲的官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送李宪司理还新喻》。诗中,诗人以“采芹”和“浴沂”两个典故,描绘了季节更迭,暗示友人李宪即将回到故乡新喻的情景。芹菜已经老去,暗示时令变迁,而沂水尚寒,表达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接下来,“蒯缑长叹息”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坎坷的同情,而“苜蓿正阑干”则寓言了生活的艰辛。

诗人进一步通过“黄卷忘忧易”表达读书可以暂时忘却忧虑,但现实中的“青衫行路难”则揭示了实际生活中仕途的艰难。最后,诗人流露出对友人归耕无计的感慨,只能寄希望于暂时调任闲官,这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苏辙诗歌中常见的儒家士大夫情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杜介归扬州

扬州繁丽非前世,城郭萧条却古风。

尚有花畦春雨后,不妨水调月明中。

东都甲第非嫌汝,北牖羲皇自属翁。

清洛放船经月事,急先鶗鴂绕芳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城中二月不知春,唯有东风满面尘。

归意已随行客去,流年惊见柳条新。

簿书填委休何日,学问榛芜愧古人。

一顷稻田三亩竹,故园何负不收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侄迈赴河间令

老去那堪用,恩深未敢归。

谁能告民病,一一指吾非。

尔赴河间治,无嫌野老讥。

仍将尺书报,勿复问从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其一)

东夷从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

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

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

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