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扬州还望乡邑诗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再也见不到故乡了,惆怅地凝望度过这清晨。
山间的烟雾遮蔽了钟山,水面的雾气隐藏了江河的渡口。
沙洲和小岛上聚集着寒冷的色调,杜若花也改变了春天的芬芳。
再没有归来的飞鸟,只能徒然悲伤于沙漠边塞的风尘。

注释

乡关:故乡。
不再见:无法再相见。
怅望:惆怅地眺望。
穷此晨:度过这个清晨。
山烟:山间的烟雾。
蔽:遮蔽。
钟阜:指代山峰,这里特指南京的紫金山。
水雾:水面的雾气。
隐:隐藏。
江津:江河的渡口。
洲渚:沙洲和小岛。
敛:聚集,收拢。
寒色:寒冷的色调或气氛。
杜若:一种香草,古代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
变芳春:改变了春天的芳香。
无复:不再。
归飞羽:归来的飞鸟,比喻归乡的人。
空悲:徒然悲伤。
沙塞尘:沙漠边塞的风尘,象征远离家乡的艰苦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晨离开故乡,乘船逆流而上的情景。开篇两句“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离家乡的不舍与依恋之情。"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则是从自然景物上描绘出一幅早晨山川迷雾的画面,山中的钟形高阜被薄雾所覆盖,而江水上的雾气亦遮挡了渡口。

接着,“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中,"洲渚敛寒色"可能指的是早晨的河岸和沙洲上还残留着夜晚的凉意和阴影,而“杜若变芳春”则是说草木在春天里逐渐萌发,换上了鲜艳的新颜。

最后两句“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诗人通过飞鸟不再返回来比喻自己无法回返家乡,"空悲沙塞尘"则表达了对荒凉河岸和尘世的无尽哀愁。

整首诗充满了离别之愁与对故土的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收录诗词(9)

孙万寿(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遐年。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大业元年(605)转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万寿不自安,因谢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时年五十二。万寿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诗九首

  • 籍贯: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
  • 生卒年:?~608

相关古诗词

七夕诗

汉曲天榆冷,河边月桂秋。

婉娈期今夕,飘飖渡浅流。

轮随列宿动,路逐彩云浮。

横波翻泻泪,束素反缄愁。

此时机杼息,独向红妆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入龙丘岩精舍诗

法堂犹集雁,仙竹几成龙。

聊承丹桂馥,远视白云峰。

风窗穿石窦,月牖拂霜松。

暗谷留征鸟,空林彻夜钟。

阴崖未辨色,叠树岂知重。

溘此哀时命,吁嗟世不容。

无由访詹尹,何去复何从。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入摄山栖霞寺诗并序

净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

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岁华皆采穫,冬晚共严枯。

濯流济八水,开襟入四衢。

玆山灵妙合,当与天地俱。

石濑乍深浅,崖烟递有无。

缺碑横古隧,盘木卧荒涂。

行行备履历,步步辚威纡。

高僧迹共远,胜地心相符。

樵隐各有得,丹青独不渝。

遗风伫芳桂,比德喻生刍。

寄言长往客,悽然伤鄙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

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

北宫命箫鼓,南馆列旌麾。

绣柱擎飞阁,雕轩傍曲池。

醉鱼沈远岫,浮枣漾清漪。

落花悬度影,飞丝不碍枝。

树动丹楼出,山斜翠磴危。

礼周羽爵遍,乐阕光阴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