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
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
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孟姓之人家的温馨场景,通过对兄弟关系、养亲生活、读书求学等方面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代家庭的和谐与文化的积淀。
“孟氏好兄弟”一句直接点出了家中的兄弟关系融洽。接着,“养亲唯小园”则表明家中以一个不大的园子来养育年迈的父母,体现了古人尊老敬贤的美德。
“承颜胝手足”写的是家里对待长辈的细心侍奉,而“坐客强盘飧”则是说即使是外来的客人,也会尽力以简单的食物款待,这种接待方式虽简但充满了热情。
“负米力葵外”描绘的是家中有人背负着沉重的米袋,可能是在为家庭的生计奔波。“读书秋树根”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阅读的景象,或许是在秋天,坐在树根旁静心阅读,这不仅展现了古代读书人的风貌,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卜邻惭近舍”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满意与自得,而“训子学谁门”则是诗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表现出的困惑,似乎是在探讨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这也许暗示着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担忧。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家庭画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
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
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
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
乔木村墟古,疏篱野蔓悬。
清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
登俎黄甘重,支床锦石圆。
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
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
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
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
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
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